张仪外交思想研.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仪外交思想研究 摘要:在战国中期的社会政治舞台上,纵横家张仪是一位颇具有影响的人物。和张仪同时代的人景春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据,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滕文公》下)是可见张仪和其它纵横家叱咤风云的气概。尽管孟子不称许这些纵横家为大丈夫,但他们在当时国际政局中的巨大影响还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外交思想 非道德 权术 均势 主张“非道德”的价值观 张仪作为中国战国时期纵横家的重要代表,其身上也一样明显的表现出时代的烙印和纵横家在这方面的鲜明特点。战国这个从奴隶制到封建制转变的时代,旧的文化制度和上层建筑已经崩溃,新的属于地主阶级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也已经产生,并且开始逐渐的取代旧道德,两者进行着激烈的对抗,正所谓是“天下大乱,圣贤不明,道德不一”(庄子·天下篇》)的时代。而作为新阶级的代表,“士”的活跃,尤其是纵横家这一支战国时期政治、军事、外交最为积极的参与者,他们公开的追求名利,强调自我,张扬个性,充分的认识到自我价值,这些都对奴隶制社会传统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宗法制,和“周礼”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因而在儒家思想占主导的历代封建社会中,都对纵横家的这种与儒家道德背道而驰的道德观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如《汉书·艺文志》说:“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孔子曰:‘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当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此其所长也。及邪人为之,则上诈援而弃其信。”《隋书》说:“纵横者,所以明辩说,善辞令,以通上下之志者也。……佞人为之,则便辞利口,倾危变诈,至于贼害忠信,覆邦乱家。” 张仪的功利主义表现更为明显,在他刚刚开始其游说事业时,曾经在楚国被怀疑偷了别人的玉璧,被暴打后送回了家。后来他在秦国得势后,就写信“警告”楚国相:“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答我。若善守汝国,我愿且盗而城!”①他的这种鲜明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非道德”价值观也十分明显的体现在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281页 外交实践中,从其外交实践中我们就可以找到其外交思想的内容: 首先,攻击对手的同时不怕暴露自己。在张仪游说魏王与秦国连横时,曾经猛烈的批判过合纵者自私自利的行为,但是最具讽刺的意味的是,我们从他的外交实践中恰恰也能够找到这些特点,这仿佛成了他在道德方面和外交思想方面推崇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自我招供。他说:“且夫从人多奋词而少可信,说一诸侯而成封侯,是故天下之游谈士莫不日夜溢腕镇目切齿以言从之便,以说人主。人主贤其辩而牵其说,岂得无眩哉。”①这正体现了战国纵横家的典型特点,使得他在批判别人的同时,也恰恰暴露了自己在相同方面的本质特征。但是从外交策略方面来考虑,张仪既实现了对对手的否定,又达到了迷惑一方诸侯的目的,为自己游说的成功莫定了基础。 其次,世俗人情收放自如。张仪第一次游说失败的时候,曾经得到了苏秦的暗中帮助,因而他曾不无感情的对苏秦派来的人说:“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在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②但是听到苏秦己死,他就利用自己正在楚国的有力时机,在第一次欺骗了楚怀王后,又为了实现秦国连横的目的而游说楚王说:“凡天下而以信约从亲相坚者苏秦,封武安君,相燕,即阴与燕王谋伐破齐而分其地;乃详有罪出走入齐,齐王因受而相之:居二年而觉,齐王大怒,车裂苏秦于市。夫以一诈伪之苏秦,而欲经营天下,混一诸侯,其不可成亦明矣。”③们所以即使不谈他和苏秦曾经共同师从鬼谷子的师门情意,就这一点也明确的体现了张仪外交思想的实用性和功利性。 最后,在追逐最大国家利益的同时,不轻易放弃眼前利益。张仪在秦惠王面前与司马错争论是否要先兼并蜀国时,就充分表现了他的这一特征,他说:“今夫蜀,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也,弊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这正体现了张仪外交思想中为了追求获得利益的最大化,甚至连眼前利益都不放过,表现了这种功利主义思想的弊端。 二、 注重“权术”的运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286页 ②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281页 ③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292页 张仪作为纵横家的代表人物,其身上更是鲜明的体现了纵横家的典型特征一一“以说为谋”、“策略至上”,这个特点正是纵横家们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无论是在关乎他们个

文档评论(0)

剑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