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6
第十五讲 群体行为
我们是胆小怕事的绵羊,总是要先看看畜群正在朝什么方向移动,然后才跟过去。
——马克 吐温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教室里只有你一个人自习时,你的学习动机可能并不是很强烈,尽管此时教室很明亮,很宽敞也很安静,但你却常常会分心,想想这个,做做那个,而如果此时,有两三个同学(还可能是你不认识的同学)。来到了你所在的教室,并随便找了个位置和你一起自习时,你立刻就会聚精会神起来,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开始积极地演算起数学题或认真学习起英文单词了。他人尽管没有和我们,也没有必要和我们发生竞争,但是我们却似乎在不知觉中感受到了竞争,加快了自己的行为。
一.不知觉中的社会促进行为
也许,与我们共处的人,不管和我们有没有明显的竞争,都一样使我们有要超越对方的强烈欲望。
1.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
心理学家对他人在场可使个体在不知觉中感受到竞争压力,并由此增强了与之争强、争胜的动机现象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为此设计了大量的实验加以论证,其中最为有趣的是我国心理学家在清华大学所做的一次动物实验。
·勤奋的蚂蚁
清华大学的学者陈(S C Chen)曾用36只蚂蚁做被试,进行了有趣的实验研究。心理学家们观察了36只蚂蚁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挖土、筑巢的工作效率:第一种情况是36只蚂蚁分别在36只瓶子中单独工作;第二种情况是36只蚂蚁两两一组,分别在18只瓶子里上作;第三种情况是36只蚂蚁三个一组分别在12只瓶子里工作。对蚂蚁们的工作效率的考察是以以下两个变量为指标:第一个指标是考察每只蚂蚁在进入瓶子到开始挖土、筑巢所需要的时间,这是对蚂蚁工作积极性的考察;第二个指标是考察蚂蚁开始挖土、筑巢后的6个小时内,所挖出的沙土量,这是对蚂蚁工作成绩的考察。每一天进行一次实验,在实验的最后一次又考察了一次蚂蚁单独工作的情况。整个实验的结果如下面的表格所示:
蚂蚁首次单独工作
蚂蚁两两工作
蚂蚁三个一组工作
蚂蚁第二次单独工作
平均每只蚂蚁开始工作所需消耗的时间(分)
192
28
33
160
每只蚂蚁连续6小时所挖出的沙土量(克)
232
765
728
182
由这一结果可看出,两只蚂蚁或三只蚂蚁在一起工作时,不但开始工作所需要的时间短,而且,每只蚂蚁的工作量即挖土量也远比—只蚂蚁单独工作时的工作量高。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几只蚂蚁在一起从事同样性质的工作时,确实能增强蚂蚁的工作动机,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有人还发现,在笼子里,单独一对老鼠比起三对同在时交配要少一些。
●卡车游戏中的争强
弗里德曼(Friedman)与克劳斯(Krauss)在1960年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以成对的被试来从事卡车游戏,即要求每个被试都设想他们正经营一家卡车公司,并且要求每一辆卡车由一个地点尽快地到达另一个地点。这两辆卡车并不竞争,他们有不同的起点和终点。但是,有一个障碍物——两者最快的直接路线都会合在一条狭小的道路上,而他们行驶的方向是相反的。两辆卡车使用同一条直接路线的惟一办法就是其中一辆卡车等待片刻,让另一辆卡车先通过,不论哪一辆卡车进入这一条道路,另一辆卡车就不能使用这条路线。如果两辆卡车同时进入就都不能向前行驶,除非叫一辆卡车倒退出去。另外每个参加者都有一个拦门横跨在直接的路线上,通过按钮可以将拦门提升起来,使道路不再畅通。两辆卡车又各有一条备用路线,互相不冲突,但是走备用路线要远些,会使参加者减少得分。实验设计者在实验开始前就告诉参加者,游戏的目的是尽可能地为自己得更多的分数,从一开始就没有要求参加者要比另一位多赢分数。
根据典型的实验记载,双方都试图利用这条直接道路,结果迎面相遇于中途。他们都坚持停留一会儿,每个人都拒绝倒退。
参加游戏的双方会神经质地笑一笑,或说些难听的话。最后其中—个人会先倒退车。准备走备用路线,但过了其所控制的拦门后,迅即就又把它关上,以阻止对方使用直接路线。结果双方都不得不走自己的备用道路,大家都减少了分数。再一次实验,他们还会这样做。偶然的合作情况有时出现,但大多数都是竞争性的。
这一实验结果令实验者大吃一惊。在实验中,实验者唯一要求就是要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终点,并没有要求他们竞争。很显然,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合作,即交替地使用这条狭窄的道路,一辆卡车等几秒钟。让另一辆卡车先行驶过去。这样,两个人就都能使用这段直接的路线,也就可以获得最多的分数。但结果却是,几乎所有的参赛者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怀着竞争的心态,尽可能地超越对方,而忘记合作。
通过这些经典的实验研究工作,心理学家们相信。他人的在场,的确会使个体在不知觉中感受到竞争的压力,从而增强了行为的动机。增强的动机会带来怎样的行为呢?
2.社会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