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射频同轴连接器技 术 简 介;目 录;一、射频连接器发展概况;我国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发展;二、射频连接器的标准体系; IEC标准
IEC标准是指导性标准,不是强制性标准,
因此很少被直接引用;值得一提的是德
国在某些专用新型连接器方面也有一些
优势,例如:DIN47223 7/16(L29) 系
列、DIN47297 SAA系列 DIN41626、
DSA系列,这些系列产品在通信领域应用
较广泛,德国的标准和产品已得到全世
界认可,但美国尚无这些标准出现。
; 我国现行标准
我国现行通用 RF 同轴连接器标准分两
部分,一部分是军用标准(GJB681、
GJB680、GJB976及其详细规范)。另一
部分是民用产品标准,按IEC169-1制定
的GB11313。
不论是国军标还是国标,基本上都是照
搬国外先进标准制订的,主要指标不折
不扣搬过来,因此,可以说我们现行标
准与国际接轨,且指标和技术水平与国
际先进水平同步。
;三、射频连接器基本概念及技术特点;工程中常用的波段划分如下(单位GHz):;3、RF连接器的分类
1) 按端接方式分为
连接器 MIL-C-39012 (GJB681)
转接器 MIL-A-55339 (GJB680)
微带与带状线MIL-C-83517 (GJB976)
2) 按连接方式分为:
卡口式(内卡口、外卡口)
螺纹式(右旋螺纹、左旋螺纹)
推入式(直插式、带止动式、自锁式);3) 按功能分为:
通用型(2级)
精密型(0级、1级)
专用型(耐辐照、耐高压、防水等)
多功能型 (含有滤波、调相位、混频、
衰减、检波、限幅等)
4) 按尺寸大小分为:
标准型 (N、UHF、C…)
小型 (BNC、TNC…)
超小型 (SMA、SMB、SMC、MCX、BMA、SAA…)
微型 (SSMA、SSMB、MMCX…)
;(一)电气方面
1、特性阻抗 特性阻抗(Zo)是RF连接器十 分重要的基本参数,它直接影响电压驻波比、 工作频带、插入损耗等指标 。特性阻抗计算公式:;3、接触电阻
RF连接器的接触电阻是指接触点的电阻一般在毫欧级,数值应尽量小。它主要考核接触件的机械性能,测量时应去除体电阻、焊点电阻的影响。
4、绝缘电阻
主要考核介质材料特性、结构设计优劣及装配过程中零件表面是否清洁。绝缘性能差会产生漏电流,轻则产生噪声,严重时无法有效传输信号。
;5、介质耐压
介质耐压考核的对象与绝缘电阻差不多,但介质耐压一旦不合格,危害性很大,它可以使连接器或整机系统直接发热或烧毁。所以介质耐压指标不过关是RF连接器的致命缺陷。
6、射频高电位耐压
一般测试频率为5~7.5MHz,而不是介质耐压的50Hz,在这一频率时介质承受电压能力是不同的。它的主要目的是考核连接器耐受高频电压的能力。
;7、电晕电平
进行这项试验,是为了考核连接器在低气压条件下耐受空气电离产生电晕的能力。因为电晕引起持续的放电,会导致连接器破坏。
8、射频泄漏
随着整机系统的发展,对信号传输质量要求愈来愈高,因此,射频泄漏指标显得特别重要。该指标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大的射频泄漏将造成能量传输损失,产生干扰信号,另一方面,凡是射频泄漏性能差的产品,其抗干扰能力也很差。防止射频泄漏着重应从连接机构、电缆装接机构和电缆选择几方面考虑。通常测试频率为2 ~3GHz,要求指标为60~90dB。
;9、射频插入损耗
插入损耗是传输系统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实际中连接器的损耗与电缆相比是非常小的,可以忽略不计。例如 2GHz时,SMA连接器的插损耗仅为0.03dB,而SYV-50-3的插入损耗则达0.8dB/m。
10、电压驻波比(VSWR)
VSWR定义为传输线上电压(电流)最大幅值最小幅值之比,是RF连接器最重要的电气指标,是衡量RF连接器性能优劣的主要依据。; 对于电缆连接器来说,设计师应从连接器、电缆及装接方法三方面系统地考虑VSWR,无论那一方面有缺陷,电缆组件的VSWR都不可能很好,也就是提醒设计和使用人员不应局限在连接器内研究电缆连接器的VSWR。
;( 二 ) 机械结构方面;2、连接机构的耐力矩
这项指标仅适用于螺纹式连接器,主要目的是检验连接机构的强度,对于小型螺纹连接器要达到指标比较困难,需从连接机构的材料、加工工艺及装过程严格控制。
3、插合特性
插合特性主要是通过机械方法检查弹性插孔的弹性,其性能优劣与接触电阻和连接器耐久性有直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