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山海经》的文学特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浅论《山海经》的文学特色 标题浅论《山海经》的文学特色 作者王槟悦 关键词《山海经》艺术思维艺术形象语言 指导老师彭福荣 专业汉语言文学 正文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是一部蕴含着远古文化奥秘的古代典籍它是原始初民以特殊的话语形式结构形式记录了大洪荒时代相对朴野的生存状态和智慧真实以令人很难理会的语音词语表达原始初民想表达的东西以繁复而神异的想象创造属于他们的独有的精神世界为我们提供的有益的精神文化养料值得我们关注 本文从文学角度来对《山海经》进行思考拟分析《山海经》的艺术思维形象语言从而解读其文学特色在研究方法上运用文艺学历史学哲学美学社会学等理论通过文献法与研究法对具体的诗歌作品作定量和定性研究并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总之从文学的出发强化深入透视的能力重新把握《山海经》的基本性质能对新世纪的中国乃至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及其研究有所裨益 本课题研究参阅了袁珂的《山海经校注》游国恩的《中国文学史》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于非的《中国古代文学》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等几本专著大量的论文资料有《〈山海经〉研究的现实意义》《〈山海经〉与中国奇幻思维》《中华源头文化宝库〈山海经〉及其研究展望》《论 的历史背景》和《 考论人类文明史的隔断带》等期刊论文 一《山海经》的文学特色 《山海经》是原始初民对自身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真实反映表达了洪荒时代社会生活的感受洪荒之际先民将中华民族源头的物质文明记载在《山海经》之中并从中表现人类历史源头的生存记录[1]P73 一《山海经》奇幻的艺术思维 《山海经》被视为神话宝库自汉至清中叶超自然的叙述一直被视为怪力乱神故其一般作为博学君子泛泛浏览的对象《山海经》奇异怪诞的神话内容在原始初民的眼中却是一派真实的存在或具有存在的可能这实际首先得益于其奇幻的艺术思维 第一关注现实的思维取向《山海经》是原始初民对主客观世界的深切认识生理和心理的限制使其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思维取向汉刘秀在谈到《山海经》时说昔洪水洋溢漫衍中国民人先据崎岖于丘陵巢于树木鲧既无力而帝尧使禹继之禹乘四载随山刊木定高山大川益与伯翳主驱禽兽命山川类草木别水土四岳佐之以周四方逮人迹之所希至及舟舆之所罕到内别五方之山外分八方之海纪其珍宝奇特异方之所生水土草木禽兽昆虫麟凤之所止祯祥之所隐及四海之外绝域之国殊类之人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物善恶著《山海经》皆圣贤之贵事古文之著明者也其事质明有信[2]P477刘氏认为《山海经》是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物善恶而作用以内别五方之山外分八方之海纪其珍宝奇特异方之所生水土草木禽兽昆虫麟凤之所止祯祥之所隐及四海之外绝域之国殊类之人表现出对自身环境的高度关注故《山海经》是原始初民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合理解释《山海经》是原始初民对自己生存环境关心的记录它是奇幻思维的取向所在也就不当为谬[3]P20笔者以为《山海经》关注现实的思维取向表现如下一是空间观念的感悟人类最先关注自身存在的地点然后向立体空间扩展产生所谓东南西北中的五方观念五方观念是以天圆地方的认识为基础是中国地域空间意识的奠基和主导倾向传统文化所认为的四方化外皆蛮夷惟我中国为天朝就是这种观念的鲜明表现《山海经》也有天圆地方的五方观念是原始初民对生存环境的强烈反映《山海经中山经》有云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2]P179原始初民还借助事物空间变化来感受时间的流逝原始初民根据太阳位置的改变来领悟时间的变化并以生活经验去想象日月的运行二是自身经验的灌注《山海经》时代的原始初民思维尚未将自身同自然截然分开对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全然不知他们描述自身环境和解释世界时往往将自身经验移诸万物如原始初民努力回忆灾难鸿福到来前后出现的奇禽怪兽以此来确定二者的对应关系《山海经南山经》有云黑水山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鱼青鱼其状如鱼付而彘毛其音如豚见则天下大旱《山海经西山经》亦有鸾鸟见则天下安宁的记载 第二奇幻的思维方式《山海经》是原始初民对现实世界假想性的艺术解释表现出强烈的奇幻色彩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3]P22《山海经》的基本的思维方式是想象其效果则是怪异其运作手段是幻其艺术效果就是奇[3]P25《山海经》奇幻的艺术思维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体奇既是表现也是基础幻是根源也是目的《山海经》奇幻思维表现如下一是夸张的形体想象原始初民对大自然充满了神秘感与好奇心不解自身的生老病死和自然的风云雷电等等故在万物有灵思想的主导下产生了原始的自然崇拜原始初民因使用工具而与动物分离但还没有摆脱获取自然物的生存方式故会不自觉地将自身和动物混同想象出人兽相杂的神怪形象先民受不同存在物之间的互渗原则的支配是证明《山海经》中人兽相杂的艺术形象存在的最好证明[4]P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