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小麦赤霉病菌种群分布与生物学特性分析.pdfVIP

安徽省小麦赤霉病菌种群分布与生物学特性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要 小麦赤霉病(Wheat head scab)是全球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可引发严重的 产量损失,同时降低小麦的品质。安徽属于江淮区域,气候条件适宜,一直以来都是 小麦赤霉病的重发地。本文以安徽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为研究对象, 通过 PCR-RFLP 的方法对采自不同地区的小麦赤霉病菌种群类型进行鉴定,探究赤 霉病菌不同种群的分布规律,分析论证影响种群分布的因素;在生物学特性方面,则 是研究阐明了各省份区域及不同种群之间的赤霉病菌株的生长速率、产孢量和致病力 等方面的差异。该研究为安徽省小麦抗病性鉴定工作和安徽省小麦赤霉病菌地理分布 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安徽省小麦赤霉病菌种群的分布 本研究在2013 年5 月中下旬,以安徽省小麦~玉米与小麦~水稻连作过渡带为主 线,每个样点采用多田块、大样本分散取样的方法,获取了 12 个地区(点)不同前 茬作物的小麦赤霉病病穗标样,分离纯化后,各样点随机抽取30 个菌株提取DNA , 利用PCR-RFLP 方法鉴定菌株类型,明确种群分布,采集路线为阜阳颍上-淮南凤台- 安庆。菌株来源地如下:前茬作物为玉米的采样点:阜阳三十里镇、颍上六十里铺、 颍上前杨庄;前茬作物为玉米、水稻混作的采样点:颍上十三里铺、颍上砂石厂、颍 上夏桥;前茬作物为水稻的采样点:颍上代庄村、颍上夏集、凤台刘集、凤台桂集、 安庆桐城、安庆市。试验结果表明: 1.安徽小麦赤霉病菌主要有F.asiaticum 和F.graminearum 两种类型。在安徽省各 地采样鉴定的 360 个菌株中,F.asiaticum 菌株检出 337 个,检出率高达 93% ;而 F.graminearum 菌株检出23 个,检出率仅为7% 。据此确定F.asiaticum 是安徽省小麦 赤霉病菌的优势种。 2. 皖北小麦~玉米连作区, F.graminearum 菌株检出率较高,且有纬度越高检出 率越高的趋势,最北的采样点(阜阳三十里镇)F.graminearum 菌株检出率最高,达 到37% 。而安庆、桐城两个偏南小麦~水稻连作地区没有检出F.graminearum 菌株。 3. 颍上和凤台气候条件相似,这两个相连种植区域,前茬作物为玉米的三个采 样点,F.graminearum 菌株检出率最高,90 个试验菌株中F.graminearum 检出18 个, 检出率达到 20% 。前茬作物为水稻的采样点,F.graminearum 菌株检出率最低,120 个试验菌株中F.graminearum 检出2 个,检出率仅为 1.7%。玉米-水稻混作区采样点 的F.graminearum 菌株检出率为3.3%,在两者之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气候条件相似 的相连种植区域内,赤霉病菌种群的分布与前茬作物类型相关。 2 小麦赤霉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以不同区域(按纬度从高到低排列:河北邯郸、河北石家庄、河南鹤壁、河南驻 I 万方数据 马店、河南南阳、安徽淮南、江苏句容、安徽六安、安徽安庆、浙江萧山)的赤 霉病菌株为研究对象,比较各地赤霉病菌在生长速率、产孢量及致病力等生物学特性 方面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河北邯郸的菌株平均生长速率最大,达到2.61cm/d ,安 徽淮南地区的菌株平均生长速率最低,为2.19cm/d ;河北邯郸和河北石家庄的菌株致 病力最强,日扩展速率均为 0.224,为强致病性,浙江萧山菌株的日扩展速率最小为 4 0.165,为中致病性;河北石家庄的菌株产孢量最大,为210×10 个/ml ,浙江萧山的

文档评论(0)

hp2008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