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某厂房联合桩承台并悬挑柱基础设计
第9期
2006年9月
广东土木与建筑
GUANGDONGARCHITECTURECIVILENGINEERING
Nq?9
SEP2O06
某厂房联合桩承台并悬挑柱基础设计
李文英
(广东省轻纺建筑设计院广州510080)
摘要:介绍某厂房车间扩建工程利用联合桩承台并悬挑支撑柱的基础形式?在仅有 的空间内解决了新旧基础
Z间碰撞的难题,保障了应有的间距以厦施工操作的可行性.
关键词:车间扩建;I 口有基础;联合桩承台;悬挑支撑柱
为了满足近年工业发展的需要?许多旧厂房都
面临着扩建的问题?但可扩建的空间乂往往很小,给
基础处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本文介绍分析某扩建
动力车问工程实例采用联合桩承台并大悬挑柱基础.
避免了新旧基础的碰撞和保障了应有间距的方法.
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工程概况
某扩建的动力车间须建于原车间与化水站和循 王水泵房之间的一小片空地上,净距仅为11.26m,且 靠化水站和循环水泵房一侧还要留岀一条2.5m宽 的通道?新旧车间的运转层也必须对齐?加上车间内 设备的布置要求,扩建端的框架柱⑩,⑩轴必须与原 有车间的⑩,
⑩轴对齐,还
要在紧靠动力 车间处添加一 台锅炉?其刚 架柱的相对位 置早已确定.
总平面布置如
图1所示图1总平面图
该工程位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自上而下为 杂填土,素填土,耕植土,淤泥质粘土,细砂,淤泥,粉 质粘土,粉砂,砾砂,然后是全风化和强,中风化岩. 其屮场地内20m内的饱和细砂为地震可液化砂土. 2桩型的选择
根据估算标准组合下最大柱底轴力将达5000 6000RN,并参考地质报告,我们认为本工程必须采用 18
桩基础.适用桩型包括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和钻 孔灌注桩?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施工方便口成桩 质量高,工期短且造价低,但施打时会产牛振动,对 邻近原有建筑物会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若采用静 压施工.则靠近原动力车间一侧的边桩会因场地过 小而无法达到1300kN的单桩承载力设计要求,最 多也仅能达到700RN.这样势必造成桩数增加,使边 桥与原车间的间距更小至无法施工.且与原有桥的 间距也将无法满足3d以上的要求.因此.本工程无 法选用预应力管桩,而仅能选用钻孔灌注桩,扩底的 钻孔灌注桩承载力大,可实现单桩单柱,但要加强质 量控制.
3基础设计
在周边空间多处受限的条件下框架柱的定位 既受工艺设备的空间要求和结构本身的合理性限制. 又直接影响到基础设计方案的选择.本工程+20m处 的100m,的煤斗以及+12m处的除氧器要求靠近原 车间的框架柱,最多离开原车间①轴2.75m,此时上 部结构约悬挑1.9m.而工艺布置要求靠化水车间一 侧的柱仅能 位于⑧轴, 且厂房立面 要求该轴外 侧上部不得 増设悬挑端, 最终的平面
布置如图2
所示
f螂
1霹
I厘
车间轴线I*
摇
馨厦*1娅”L量,
萎(季
l a m——
⑩⑩
图2框架柱定位图
①
2?6g9月第9期李文英:某厂房联合桩承台并悬挑柱基础设计SEP2006NO.9 3.1桩的定位和承载力设计
根据JGJ94—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GB50007— 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以及地质勘察报告 ,并参照广东省标准DBJ15—31—2003《建筑地基 基础设计规范》,本工程选择强风化岩作为桩端持力 层,预计桩长30.5~32.5m.进入持力层内2(1,桩径 1.1m,底部扩至1.9m採用公式R=uZg,l上计 算?并扣除液化土层全部摩阻力及桩承台下2m深 度范围内非液化土的桩周摩阻力,得R=5500kN. 在桩柱,基础中心与柱中心重合的情况 是可以满足单桩承载力设计要求的,但与原有桩的 间距却远未满足D+Im的要求.由于本If:稗受到T 艺设备空间要求和结构木身的合理性限制,框架柱 已无法再移往扩建端,故只可在基础方面设法解决. 为了满足D+lm的间距要求,②轴的桩须定位于 离开原①轴线3.575m处,此时桩屮心已偏离⑩轴 框架柱中心0.825m.由于要支撑,0轴柱,则必须将 两柱基础联合起来做成一大承台,若(01,轴柱底的 桩仍然是桩中心对准柱山心布置.此时由于柱底荷 载合力中心偏离桩群中心,应考虑其引起的偏心弯 矩?受力分析如图3所示.
9kN?m
图3受力分析图 ①求合力中心点 v4072?8xO?7+5324x6.61+2.2x7.31x25x3.2x3.655 —4072.8+5324+2.2x7-31x25x3.2
4.00 l(m)
e=4.001—0.7—2.5425=0.7585(ITI)
求偏心引起的附加弯矩
M0 二 Fe 二 10683.36x0.7585二8103.33(kN?m)
求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
用下第i根桩的竖向力Q
Q 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