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静脉内瘘穿刺术---扣眼穿刺 2016.3.23 內瘘穿刺方法 扣眼法 Buttonhole Technique: same site, same depth, same angle 绳梯法 Rope Ladder :2 inches apart, 2 inches from the anastomosis, 区域法 area puncture: same areas 扣眼穿刺法 区域法 area puncture 绳梯法 Rope Ladder 三种穿刺方法的应用 穿刺方法 应用范围 应用情况 使用时间 并发症 操作度 扣眼法 广 少 长 少 较难 区域法 广 多 短 多 容易 绳梯法 局限 较少 长 较少 较容易 历史和简介 欧洲和日本使用扣眼穿刺法已经有近30年的时间了! 此方法最初被命名为定点穿刺法。 目前没有公开发布的数据或RCT文章,但已经存在尚未发表的数据。 为什么要使用扣眼穿刺技术? 调查已经表明有以下原因: 更少发生渗血(即血液从针眼处渗出)。 更低的误穿率。 穿刺疼痛度低。 已经有病人在同一条内瘘上使用扣眼穿刺术行透析超过20年。 请使用扣眼穿刺技术 什么是扣眼穿刺术? 扣眼法 (1)每次治疗定点重复使用 (2)使用钝针 (3)穿刺前去痂 (4)必须沿最初穿刺轨迹 (5)只适用于自体动静脉内瘘 扣眼穿刺法 第1步是隧道的形成 第2步隧道形成后改用钝针穿刺 隧道形成的方法 内瘘锐针穿刺法 隧道器放置法 套管针留置法 内瘘锐针穿刺法 内瘘锐针穿刺法是形成隧道的方法之一,也是使用最早、最常用的方法 要求:固定1名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操作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方向 每次穿刺前去除覆盖在穿刺点上的痂 针尖朝上,针体与皮肤成20-25度 进入血管后平行轻捻入 角度 并不是每个内瘘角度均是25度 角度是基于血管深度 常用止血带评估决定并感觉血管在皮下的深度 穿刺内瘘前必须已确认进入角度 止血带:在上臂腋窝处轻轻地扎止血带 此后每次都以相同的穿刺点、相同的角度、相同的深度进行穿刺,这是隧道形成的关键 一般6-9次穿刺(2-3周)即可形成隧道,糖尿病病人所需时间较长,一般12次(约1个月) 扣眼穿刺法 第1步是隧道的形成 第2步隧道形成后改用钝针穿刺 何时开始钝针穿刺 如果没有形成隧道,钝针就无法到达血管腔,而隧道形成后还用锐针,则容易出现穿刺点出血 Ball研究观察当穿刺时阻力减弱,可顺着隧道滑进,一般到第8次可以用钝针穿刺 技术关键 扣眼穿刺位置=组织隧道+血管瓣 组织隧道的形成和耳洞的形成很像 血管瓣是在血管同一处反复穿刺形成,当组织隧道和血管瓣成形后,就改为钝针 钝针、普通内瘘穿刺针对比 钝却润滑的穿刺尖端 圆但精锐的穿刺切缘 确保扣眼穿刺时 减轻穿刺疼痛感 提升穿刺成功率 降低渗血可能性 钝针穿刺 原则 用“轻柔”的穿刺方法,穿刺时钝针要顺着隧道温和旋转地滑入血管,类似放置耳钉 一旦改用钝针后,隧道内不要再用锐针 扣眼穿刺 20个月的动静脉内瘘 静脉穿刺点 动脉穿刺点 钝针穿刺的影响因素 痂的影响因素 钝针穿刺的手法 其他因素 痂的影响因素 每次穿刺后在皮肤穿刺点上都会形成痂,穿刺前去除痂是钝针穿刺成功的前提 只有在充分暴露隧道入口后,钝针才能顺着隧道穿刺 在扣眼形成一段时间后,某些患者会出现扣眼点入口表面增大,形成类似碗一样的形状,这些均不利于痂的去除和消毒。 用钝针的针尖或无菌 去痂的方法和禁忌 可以使用一下任意方法 无菌镊子 用两片2*2cm含有生理盐水或酒精的凝胶浸泡 将一块热、湿的毛巾盖在上面 向相反的方向拉伸结痂处皮肤 穿刺前在穿刺处涂酒精 去痂的方法和禁忌 不要用穿刺用的针去痂——会污染穿刺针 不要用钢针来去痂,会割伤病人的皮肤 不要让病人自己去痂 不要刺破血痂 钝针穿刺的影响因素 痂的影响因素 钝针穿刺的手法 其他因素 钝针穿刺的方法 钝针穿刺的手法是穿刺成功的关键,要改变以往快速进针的习惯,避免像锐针一样握住碟翼用力地穿刺 应手持钝针边捻边进针,从穿刺点往里轻轻推送,速度要慢,如有阻力,可同时慢慢捻转针头,即可顺着皮下固定隧道滑入血管 钝针穿刺和锐针穿刺的明显不同是没有进血管的突破感 钝针穿刺的手法 学者研究示,使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针翼后的针管轻轻地旋转,使针体自然地沿着隧道滑行而进入血管腔 这种穿刺法有利于提高护士在穿刺时对阻力的感觉,最大程度减少对隧道的损伤并提高穿刺成功 错误的穿刺手法 导致穿刺失败 可能破坏隧道、导致假隧道的形成 增加感染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PPT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的化学性质.PPT
- 从影像学梗死部位推测责任供血血管.PPT
- 会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PPT
- 以终为始优化血糖管理:从内.PPT
- 价值观与职业.PPT
- 传统采购与现代采购的区别.PPT
- 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PPT
- 传统运动疗法在康复中的运用.PPT
- 低蛋白血症及治疗.PPT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