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脂酰肌醇激酶和磷脂酶催化生成第二信使.ppt

磷脂酰肌醇激酶和磷脂酶催化生成第二信使.ppt

  1.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磷脂酰肌醇激酶和磷脂酶催化生成第二信使.ppt

(3)调节细胞极性 PKA亦可通过磷酸化作用激活离子通道,调节细胞膜电位。 IP3/DAG-PKC通路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去甲肾上腺素、抗利尿素与受体结合后所激活的G蛋白可激活PLC。 PLC水解膜组分PIP2,生成DAG和IP3。 IP3促进细胞钙库内的Ca2+迅速释放,使细胞质内的Ca2+浓度升高。 Ca2+与细胞质内的PKC结合并聚集至质膜。质膜上的DAG、磷脂酰丝氨酸与Ca2+共同作用于PKC的调节结构域,使PKC变构而暴露出活性中心。 激素 PKC 对基因的早期活化和晚期活化 Ca2+/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通路 G蛋白偶联受体至少可通过三种方式引起细胞内Ca2+浓度升高: 某些G蛋白可以直接激活细胞质膜上的钙通道, 通过PKA激活细胞质膜的钙通道,促进Ca2+流入细胞质; 通过IP3促使细胞质钙库释放Ca2+。 胞质中的Ca2+浓度升高后,通过结合钙调蛋白传递信号。 Ca2+/CaM复合物的下游信号转导分子是一些蛋白激酶,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可被Ca2+/CaM复合物激活,因而统称为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属于蛋白丝/苏氨酸激酶,如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MLCK)、磷酸化酶激酶(PhK)、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Cal-PK)Ⅰ、Ⅱ、Ⅲ等。 这些激酶可激活各种效应蛋白,可在收缩和运动、物质代谢、神经递质的合成、细胞分泌和分裂等多种生理过程中起作用。 激素 酶偶联受体主要通过蛋白质修饰或相互作用传递信号 酶偶联受体指那些自身具有酶活性,或者自身没有酶活性,但与酶分子结合存在的一类受体。 这些受体大多为只有1个跨膜区段的糖蛋白,亦称为单跨膜受体。 酶偶联受体主要是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受体。此类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主要是调节蛋白质的功能和表达水平、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 EGFR介导的信号转导过程 生长因子类受体属于PTK 部分受体型PTK结构示意图 细胞内有多种非受体型的PTK 这些PTK本身并不是受体。 有些PTK是直接与受体结合,由受体激活而向下游传递信号。 有些则是存在于胞质或胞核中,由其上游信号转导分子激活,再向下游传递信号。 基因家族名称 举例 细胞内定位 主要功能 SRC家族 Src、Fyn、Lck、Lyn等 常与受体结合存在于质膜内侧 接受受体传递的信号发生磷酸化而激活,通过催化底物的酪氨酸磷酸化向下游传递信号 ZAP70家族 ZAP70、Syk 与受体结合存在于质膜内侧 接受T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或B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的信号 TEC家族 Btk、Itk、Tec等 存在于细胞质 位于ZAP70和Src家族下游接受T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或B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的信号 JAK家族 JAK1、JAK2、JAK3等 与一些白细胞介素受体结合存在于质膜内侧 介导白细胞介素受体活化信号 核内PTK Abl、Wee 细胞核 参与转录过程和细胞周期的调节 非受体型PTK的主要作用 信号转导蛋白可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传递信号 信号转导通路中有许多信号转导分子是没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它们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被激活、或激活下游分子。 这些信号转导分子主要包括G蛋白、衔接蛋白和支架蛋白。 G蛋白的GTP/GDP结合状态决定信号的传递 鸟苷酸结合蛋白(guanine nucleotide binding protein,G protein)简称G蛋白,亦称GTP结合蛋白。 分别结合GTP和GDP时,G蛋白处于不同的构象。 结合GTP时处于活化形式,能够与下游分子结合,并通过别构效应而激活下游分子。 G蛋白自身均具有GTP酶活性,可将结合的GTP水解为GDP,回到非活化状态,停止激活下游分子。 G蛋白的两大类型: 三聚体G蛋白:与7次跨膜受体结合,以α亚基(Gα)和β、γ亚基(Gβγ)三聚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质膜内侧。 低分子量G蛋白(21kD) 三聚体G蛋白介导G蛋白偶联受体传递的信号 α亚基 (Gα) β、γ亚基 (Gβγ) 具有多个 功能位点 α亚基具有GTP酶活性 与受体结合并受其活化调节的部位 βγ亚基结合部位 GDP/GTP结合部位 与下游效应分子相互作用部位 主要作用是与α亚基形成复合体并定位于质膜内侧; 在哺乳细胞,βγ亚基也可直接调节某些效应蛋白。 G蛋白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与各种下游效应分子,如离子通道、腺苷酸环化酶、PLC联系,调节各种细胞功能。 低分子量G蛋白是信号转导通路中的转导分子 低分子量G蛋白(21kD),它们在多种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的转导分子。 Ras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小G蛋白,因此这类蛋白质

文档评论(0)

zcbs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