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7
协和一年,受益终生
——记我的北京协和医院进修有感
安阳地区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韩鹏
来协和进修学习之前,就听到了许多关于协和的故事,故事里的人物、事件有着众多的版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被不同的人们传说着。感动、崇拜与向往之情一次次被强化,每次都在想,如果自己能亲历协和该有多好。
前辈的帮助缩短了我前往协和的等待时间。终于进修通知发了过来,同意接受我到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进修学习一年,时间是2011年10月10号至2012年10月10号。激动与兴奋之余赶快准备行程,其实心早已经飞到了那个地方。如同大学新生报到一样,仿佛自己又青春了许多。
“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正值北京协和医院建院90周年大庆,所以入院教育的内容也比往年丰富了许多。4天的教育讲座,图文并茂,让我们初步了解了这家医院。恰逢北京协和医院第6届优秀病历展,有幸得以参观。病历展回顾了1921年以来的协和医院各个阶段如民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建国后及文化大革命时期、21世纪初期的优秀病历及一些已故去的某些名人政要如梁启超、孙中山、蒋介石、张学良、宋美龄等的病历。老教授的全英文病历,精湛的绘图,隽秀有力的中英文手写字体,详尽的记录及新时期年轻一代协和人的优秀病历,一次次激荡着我的心情,在怀旧的悠扬的轻音乐声里几度视线变得模糊。强烈的心灵震撼促使我连续去了三次,这样的参观更进一步加深了对协和优秀病历及其相关医疗文书的认识。方知原来前辈是这样写病历的,原来我们很多的医疗规则制定的源头在这里。于是举起相机噼里啪啦一通狂照,要带回去给我的战友们看看,看看优秀病历是怎样炼成的。之后参观协和医院的院史馆,再次领略了万婴之母林巧稚的非凡人生,她和黄家驷、张孝骞、曾宪九等大师的故事又一次感动了我们,有些细节依然会湿润双眼。于是悄悄告诫自己要勤奋奉献,不可偷懒;要努力学习,提高能力;要日有所获,不可虚度。
进入临床,工作和在自己单位一样,紧张又繁琐,但是更严谨,更全面。不愿意值的夜班还是要值的,到哪里就按哪里的规则办事,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轮转,血气中心、气管镜、肺功能、呼吸二病区肺癌中心、呼吸一病区疑难病病房依次进行。每周二下午的专业组查房,每周三下午延续了90年的内科大查房,每周四下午的进修医生讲座,每周五下午的住院医生巡诊,N多次的学术会议,N多次在高级技能实验室的气管镜演练,N多次的讨论与争论,N多次的迷惑与豁然开朗……,尽管有些疲惫,但生活确实充实。那个在协和医院进修生中流传已久的“五个一工程”有些是正确的也是切实可行的,书是读了一点儿,挤时间早晚读,摞起来有170cm厚了,学习资料收集了一点儿,2T的移动硬盘基本满了。
指缝太宽,时间太瘦,日子就这样悄然逝去。一年的进修生活就要结束了。
一年中我切身感受到了协和精神的博大与真实,能够体会到“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不是空想出来的口号,那一定是一批临床一线的专家教授总结出来告诫自己且激励后人的真心话。
一年中我体会到了协和老师的平易近人和勤奋奉献,教授更没有什么架子,对学生每一个问题都会认真做答,不会因为问题简单就不回答或敷衍了事。杜斌老师每次都很和蔼,带着惯有的微笑,从来都是欢迎我们前往MICU去学习的;徐作军、徐文兵、蔡柏蔷、徐凯峰、韩江娜、张力和施举红老师在熙熙攘攘的门诊总会抽空指导教学;肖毅、高金明和王京岚老师老师的亲切谦和;钟旭、柳涛、张晓彤、钟巍、田欣伦、留永健、张弘老师耐心的病房讲解;黄蓉老师的夜间讲课;邵池、黄慧、彭敏、王平、赵静、侯小萌、崔姝梅、孙雪峰、罗金梅、王汉萍、陈闽江、斯晓燕老师的直接指导;还有陈勇、高君、孟淑珍、赵元元和赵阳老师的技术指导;甚至在王孟昭老师的联系下,我们到奥林巴斯公司北京总部参观学习气管镜,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也有幸见到了一些老教授的工作状态,他们给了我别样的思考,如罗慰慈爷爷88岁高龄仍坚持到最后认真听学术报告并发言提问题,图的是什么;80岁的朱元珏奶奶中午小的公共办公室和简单的盒饭,为什么还如此刻苦与简朴;黄席珍教授也83岁的年纪了还坚持每周二前往病房参加专业组查房,她完全可以休息的,这又为了什么;还有林耀广、李龙芸、陆慰萱……,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这些老专家如此干工作的呢?
一年中我感受到了教授们在治学方面的严谨,对不同观点的合理辩论,体现了知识分子对学术问题理解的精益求精。绝非碍于面子不说,而是学术看法立即说出来,供别人参考。相信真理越辩越明。
一年中我见到了N多的疑难病,有些可能在我的单位终生也未必能见到或能诊断出来的疾病。真切感到协和的强大不是一个人的强大,也不是一个科的强大,这是一个强大的集体,病理科、放射科、检验科及众多的实验室对临床的帮助实在太给力了。不愧为卫生部指定的全国疑难病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