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资料 .PPTVIP

预防接种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资料 .PPT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案例一 广州市H区1例疑似卡介苗接种异常反应 1.案情 广州市H区X医院妇幼保健科于2005年6月18日,为黄××(6月12日在该院出生)接种卡介苗,接种后第4天出现发热,曾高至39℃,反复持续3天,诊断为胸部支气管炎,对症治疗退热后未作进一步治疗。以后患儿多次出现无规律发热,伴咳嗽。接种30余天母亲发现左腋下淋巴结肿大。曾到另外一家医院儿科住院7天未愈。转广州市儿童医院,诊断“胸部支气管炎、先天性咽喉炎、胸积水”,治疗后病情好转。于8月28日转广州市胸科医院治疗,诊断为“肺结核”,左腋下淋巴结肿大行外科手术,证实为干酪样坏死。继续在门诊服药巩固治疗。 患儿父母自诉无家族结核病史、遗传病史,母亲在怀孕21周时患过水痘。患儿父亲于2005年8月到接种医院妇幼保健科反映:黄××的肺结核,左腋下淋巴结干酪样坏死系因接种卡介苗所致,要求补偿治疗费用21383.21元。 2.调查情况 接种医院接到投诉后马上组织儿科专家会诊,同时网上直报区疾病控制中心。 2005年H区卫生局组织区疾病控制中心有关技术人员到X医院对该事件进行调查,并向患儿亲属公布调查情况。 调查中查阅了卡介苗的进货渠道和批号及有效期记录、接种记录、患儿的出生、出院记录等资料,询问了接种员廖××及患儿监护人。 结果:1.卡介苗于2005年6月8日在H区CDC进货,为5人份/支,剂量0.1ml,上海生研所生产,批号是2004110101,有效时间:2006年1月15日。放置于妇幼科普通型冰箱,有效温度5℃,疫苗外观正常,有批鉴发合格证书。注射用水(与疫苗领取同时配发),规格0.5ml,江苏天禾制药厂生产。普通型一次性注射器(2ml),均合格; 2.X医院接种卡介苗时,未发现黄××有禁忌症;3.为黄××实施接种卡介苗的预防接种员廖××持有广州市预防接种人员培训合格证;接种前对监护人进行了询问,接种后观察了半小时,接种程序符合规定的要求;4.当天同时为35人接种同一批卡介苗,同时接种的其他34人均未出现异常反应。 依据接种史、体征、临床表现,调查的初步结论是:疫苗反应。 3.专家会诊意见 2006年5月16日由广州市疾病控制中心组织儿科、传染科(结核医院)、计划免疫科、法医等专家进行会诊,通过调阅黄××的门诊病历、住院病历(胸科医院)。询问疫苗接种操作人员及监护人,详细检查患儿, 会诊意见为: 从病儿的接种史、左腋下淋巴结局部肿大和住院期间的其他检查等情况分析,结合市儿童医院和胸科医院的出院诊断情况,一致认为是接种卡介苗引起的局部淋巴结反应,属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4.处理 卡介苗属一类疫苗,系国家规定的免疫规划项目,医院为患儿免费进行疫苗接种过程符合规程,有关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补偿,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补偿费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在预防接种工作经费中安排,具体补偿办法(及赔偿金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本例补偿费用报告逐级上报给广州市卫生局、广州市人民政府及广东省人民政府。由于各级政府暂未制定补偿费用细则,本案为新条例出台后的广州市第一起一类疫苗接种后出现异常反应,具体金额仍在讨论中。根据本案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较好地区,估计补偿费用由省、市、区各级承担一部分,包括患儿已支出医疗费、后期继续治疗等费用。 四、卡介苗、乙肝疫苗接种方案 接产单位要注重抓好新生儿卡介苗(左上臂三角肌皮内)、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接种方法 皮内注射(卡介苗) 将少量药液注入人体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 1ml注射器,4号半或5号针头。 取坐位或立位。注射部位多为前臂掌侧中1/3与下1/3交界处。 肌内注射(乙肝) 将少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内的方法 2ml或5ml注射器,5号或6号半号针头。 取坐位或卧位;注射部位应选择肌肉较丰富,与大血管、神经距离相对较远的部位。其中以上臂三角肌及臀大肌外上1/4最为常用,其次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 按照省疾控《关于做好乙肝疫苗供应和预防接种相关工作的函》要求:接产医院应对新生儿进行体格检查,密切观察6小时后,对没有发现异常的健康儿童,按程序接种乙肝疫苗。 母体乙肝阳性的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大腿前内侧肌加注1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如果孕妇分娩前HBSAg情况不明,应尽快抽血化验,可在12h内先接种乙肝疫苗,待化验结果证实为阳性时,新生儿在出生后7天内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 免疫规划工作出现的新问题 预防接种的相关法律、法规 预防接种告知义务及技巧 卡介苗、乙肝疫苗接种方案及常见接种副反应处理。 随着群众对预防接种的重视,新疫苗品

文档评论(0)

cy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装饰装修木工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5日上传了装饰装修木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