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顾朝林方案 顾朝林是国内第一个系统地阐述城市经济区理论和方法的学者。作者应用图论原理和地理集聚原理,在全国组织九大城市经济区 (表4)。作者利用数学方法的目的在于寻找科学的划分依据,避免传统区划中凭经验划分的不足。但是即使利用Rd链法,在d系的组织上仍然有较大的主观任意性;而且,完全基于数学方法的城市经济区组织方案,与现实之中复杂的社会经济联系有所偏离,导致了区划方案的一些不当,如山西省归入西安城市区。尽管如此,作为一种尝试也有其积极的意义。 ? (六)杨吾扬方案 杨吾扬等借鉴前苏联经济区划从动力阶段、运输阶段发展到中心城市阶段的演变规律,根据中国复杂的国情,采取了一种多原则的划分方法:一些地区,主要是西部,根据能源来划定;一些地区,可以进而采用运输来划定;而沿海省市,大多可采用中心城市原则来处理。在具体分析中,三者可以互相参照。据此,全国划定十大经济区(表5)。 ? 该方案的创新在于利用不同的区划原则,从动态的角度进行经济区划工作,这在经济区发育程度不一的中国非常可取。经济区划的原则可以有多个,但应该相互补充,前后统一。该方案由于三个原则的不一致造成了区划结果的矛盾,如晋陕区和大西区更象是一种类型区,而不是综合经济区。 ? (七)胡序威方案 胡序威的区划方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区划研究的重要代表。作者在有利于理顺地域间的正常经济联系、促进省区间优势互补和分工协作、进行跨省区(市)的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和环境整治工程、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经济核心地带的辐射作用、加强对跨省区的经济合作组织或企业集团进行规划指导和宏观调控等5项原则下,将全国组合成六大经济区(表6)。 ? 该方案采取了多头参加、有主有从、交叉组合的方式组建经济区,各经济区具有不同身份参加的成员,这种划分主要照顾到省区间错综复杂的经济联系,在现行行政体制下有较强的可行性; 作者还对大经济区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提出具体建议,进一步增强了方案的实践意义。 但是,某些省区的归属值得商榷,比如随着珠江三角洲的迅速崛起,湖南受广东的吸引应该更强,作为第一成员加入华南区似乎更加恰当。 (八)陆心贤八大经济区 1、东北区:辽、吉、黑、蒙东(三盟一市:呼伦贝尔、兴安、蜇里木三盟与赤峰市) 2、华北区:京、津、冀、晋、鲁、蒙中西(五盟:锡林郭勒、乌兰察布、伊克昭、巴彦淖尔、阿拉善,二市:呼和浩特、包头) 3、华东区:沪、苏、浙、皖 4、华中区:湘、鄂、豫、赣 5、华南区:粤、闽、桂、琼、港、澳、台 6、西南区:川、滇、黔、藏 7、西北区:陕、甘、宁、青 8、新疆区: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境 (九)“九五”七大经济区方案  七大经济区方案最早在1992年提出,后来在国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系统阐述。区划的原则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以及地理自然特点,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在已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逐步形成七个跨省市区的经济区域(表7)。 以内在经济联系、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等均是综合经济区划的原则,但依此原则组织的七大经济区却不是严格的综合经济区,有的区有明显的类型区的特点,如环渤海地区,具有相似的区位条件、发展水平,但是区内的经济联系并不紧密。 另外,在地域划分上既有重叠又未全覆盖,有些地区未被纳入七大区内,不仅与综合经济区划的原则背离,也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不符。所以,胡兆量先生称其为复合型的经济区,是综合区和类型区之间的过渡型经济区。 总之,七大经济区指明了地区经济合作的几个方向,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着眼,该区划在类型上的不统一以及界限上的不明确,必然在具体实施中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十)国家计委九大都市圈方案  该方案是国家计委课题组提出的九大都市圈方案 (表8)。虽然是以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的形式提出,但与经济区划分一样,都属于对我国空间经济的战略组织。”。 ? 在对美国和日本的区域经济结构进行对比的基础上,认为美国由于国土和平原面积辽阔,所以采用大分工的区域布局模式和以中小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日本国土狭窄,平原稀少,只能采取都市圈的布局模式和以大中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 中国与日本的人均平原面积接近,却采用美国式的区域模式,长久发展必将造成与农业争地的矛盾,所以应该参考日本的经验,到2010年建立“九大都市圈”的发展模式。都市圈主要位于大中城市发育、经济发达的地区,经济落后地区暂不包括在内或者长期处在都市圈之外;每个大都市地域内部建成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各大都市圈之间相互封闭,减少省际经济交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 “对内封闭、对外开放。 ? 九大都市圈方案突出了大中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主张通过组建都市圈来带动区域发展、解决区域问题的思路值得肯定

文档评论(0)

benzei244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建筑工程师持证人

没啥好说的额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16日上传了建筑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