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3.结肠镜检查: 对UC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重者活动期应暂缓检查。 3. 结肠镜检查:内镜下特征性病变有: ①粘膜有多发性浅表溃疡,其形态、大小不一,呈弥漫性分布,附有脓血性分泌物,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 ②粘膜粗糙呈细颗粒状,粘膜血管模糊,质脆易出血。 ③可见假性息肉(炎性息肉)形成,桥状粘膜,结肠袋往往变钝或消失。 活检:见炎症表现,可有糜烂、溃疡、隐窝脓肿、腺体排列异常 ;慢性期隐窝结构紊乱、杯状细胞减少及上皮变化。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4. X线钡剂灌肠检查: ①多发性浅溃疡,表现为管壁边缘毛糙呈纤细或粗大的毛刺状或锯齿状,以及见小龛影或条状存钡区,假息肉形成时,可见多发性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损。 ②粘膜粗乱或有细颗粒改变。 ③结肠袋袋变浅或消失,肠壁变硬、肠腔变窄、肠管缩短、变细,可呈“铅管样”或 “水管样” 。 九、诊断及鉴别诊断 ①临床表现: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粘液血便、腹痛,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在排除感染性肠炎、 Crohn病、缺血性肠病、放射性肠炎等基础上,具有上述结肠镜检查特征性改变中至少一项或X线钡剂灌肠征象中至少一项,可以诊断本病。 ②临床表现不典型而有典型结肠镜表现或典型X线钡灌肠检查表现者也可诊断 ③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或典型既往史而目前结肠镜检查或X线钡灌肠检查无典型改变,应列为“疑诊”随诊。 诊断步骤 临床有慢性腹泻、粘液便或粘液血便,疑诊本病时应作下列检查: 1.多次粪便培养痢疾杆菌,涂片找阿米巴以及根据流行区特点作除外血吸虫病等的检查。 2. 乙状结肠镜或结肠镜检查,兼作粘膜活检,暴发型和重症患者可以暂缓检查。 3.钡剂灌肠检查确定病变的性质、程度及范围,同时除外肠道其他疾病。 鉴别诊断: 1.感染性肠道疾病: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肠病、血吸虫病、肠结核。 2.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克罗恩病、结肠癌、缺血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结肠息肉病。 项目 结肠Crohn病 溃疡性结肠炎 症状 有腹泻但脓血便少腹痛\腹块\肠梗阻 脓血便多见 病变分布 呈节段性 病变连续 直肠受累 少见 绝大多数受累 末段回肠受累 多见 少见 肠腔狭窄 多见、偏心性 少见、中心性 瘘管形成 多见 罕见 内镜表现 纵行或匍行溃疡伴周围粘膜正常或鹅卵石样改变 溃疡浅,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颗粒状、脆性增加 病理改变 节段性全壁炎,有裂隙状溃疡,非干酪性肉芽肿 病变主要在粘膜层,有浅溃疡、隐窝脓肿,杯状细胞减少 十、治疗 治疗目的:控制急性发作,维持缓解, 减少复发,防治并发症。 十、治疗 UC应早期治疗,采用综合措施,包括药物、要素饮食、肠外营养、对症及外科手术治疗等。 控制急性发作,维持缓解,减少复发,防治并发症。 ㈠ 一般治疗 强调休息、饮食和营养。 活动期应充分休息,去除或减轻应激因素,以减少精神和体力负担,流质饮食,病情改善后给予营养少渣饮食。 一部分患者发病可能与乳制品有关,故应对此限制乳制品的摄入。 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输血改善贫血,输白蛋白等。供给足量的热量和维生素。 病情严重者应禁食、静脉营养。开展心理治疗。 腹痛、腹泻对症处理,控制继发感染。 治 疗(一般治疗) 抗胆碱能药物、止泻药物、止痛药物(洛哌丁胺)应慎重。 抗生素不常规应用,重症合并感染时可 选择广谱抗生素。 (二)???药物治疗 1.? 氨基水杨酸类 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是目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有效药物,常规应用。 SASP在结肠中被细菌分解成5-氨基水杨酸(5-ASA)和磺胺吡啶,5-ASA是活性成分,可抑制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抑制抗体、白三烯及前列腺素样物质生成及清除氧自由基等。磺胺吡啶是副作用部分。 不良反应:剂量相关性(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头痛、可逆性男性不育等)餐后服用。 过敏反应(皮疹、粒细胞减少、自身免疫形容学、再生障碍性贫血、肾损害等) 药物治疗(SASP) 药物治疗(SASP) 急性期4~6g/日,分4次口服 。 病情缓解后逐渐可减为2g/日,维 持1~2年。 药物治疗: (SASP) ⑴氨基水杨酸制剂 作用机制:非特异性抗炎作用和抑制免疫作用。 ①柳氮磺胺吡啶(SASP):4.0~6.0/d,分4次口服,病情缓解2.0/d,维持1~2年。 ②5-氨基水杨酸(5-ASA):3.0~4.0/d,分4次口服,病情缓解,1~2g/d,维持治疗。亦可间歇服药,即口服维持量2周,停药1周,交替使用1~2年。 药物治疗 5-ASA口服后与胃酸易变性,在小肠中易被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