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迄今为止对 Tsur 的主要批评来自认知范式,指责Tsur 的认知诗学过于强调诗性语言和日常语言的不同 (Bizup Kintgen, 1993), 不过来自文学认知研究领域的学者则赞成文学反应(literary response)与日常认知之间存在质的差异这一形式主义假设 (Miall Kuiken, 1994; Miall, 1995),并赞赏 Tsur 为证明这种差异的存在所提供的大量实证性数据。 意义构建研究的代表人物: Mark Turner Tsur所强调的是认知的过程方面(procedural aspects),即读者为理解文学语篇运用了哪些认知过程。在认知科学里,另外一种至少是同样重要的研究是探讨人脑的知识表征和意义创造过程。作者和读者在接触文学语篇时都在不断地进行隐喻投射和概念整合等认知操作,从而创造和构建文学语篇的意义。认知科学家认为,要对任何文学语篇进行解释,就必须考虑人脑是如何处理知识和创造意义的。这一方面研究的代表性人物是Mark Turner。他认为,文学语篇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脑的运作程序(the order of the mind),将文学研究和认知科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对两者都有好处。 Mark Turner求助于认知科学以纠正他认为是当代文学批评的缺陷。他的代表性著作是《解读人脑:认知科学时代的英语研究》(Turner, 1991)。 在该著作中,Turner首先概述了当前文学研究的现状,提出必须围绕人类认知问题重新构建英语的研究。书中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了关于人体和人脑的一些基本概念,这些概念构成了Turner文学研究认知法的基础。从第三章到第九章是全书的主体部分。这七章每章相对独立,运用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文学语篇的分析研究,也反过来通过研究具体文学语篇的结构探讨人类的认知。第十章提出,文化能力(cultural literacy)要求的不仅仅是了解一定的信息,还要求人们熟悉文化社区赖以帮助交际的一些基本常规。最后一章勾勒了认知科学和文学批评理论之间的可能联系。全书不求对书中探讨的任何问题进行全面处理,而似乎是致力于开辟一条对语言、文学和人脑进行跨学科研究的新路子。 Turner有一个宏伟目标:他想重构英语教学这个职业。他认为,如今的文学学者只忙着做文学理论研究而忽视了给学生分析文学语篇,这实在对学生很不利。我们对文学语篇的理解所依靠的不是学术理论,而是常见但强有力的概念工具(conceptual apparatus)。文学是日常概念和语言能力的最高表达形式,所以文学批评就应该把文学看成我们日常能力的表达。文学研究的基础应该建立在人脑、身体和现实世界的关系上,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从分析人在世界上的身体存在和人脑的运作入手去研究文学语篇(Turner, 1991: 4)。 作为一位认知科学家,Turner认为语言是人脑的镜子。作为一位文学研究者,Turner沿着Lakoff 和Johnson等人的认知语言学思想发展了文学研究认知法,进行文学语篇的认知和意义表征研究(Lakoff Johnson, 1980; Lakoff, 1987; Johnson, 1987),在对文学进行客观研究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 Turner认为,文学语篇运用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认知运作,使用的也是日常语言和常规的思维方式。因此,文学理论必须拿出一些分析文学语篇构建方式的方法来。文学的创新之处不在于使用与日常认知不同的原则,只是同样的原则用得更复杂罢了。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文学的模仿性主要是一种对人脑运作方式的模仿。在《解读人脑》一书中,Turner(1991: 33-34)试图根据认知科学各学科的理论分析认知的普遍无意识过程,因为人的思想在大脑里,人的存在也是通过大脑内部的模式得到反映的。而且因为人脑的多数活动都是无意识的,人的身体和世界都在人脑里获得表征,所以要获得意义就必须研究人脑。 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之一是我们必须改变对概念本质的认识:概念不是可以根据关键特征定义的心理客体,而是可以根据语境激活不同神经模式(neural patterns)的认知过程。概念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而且我们的无意识思维过程通过意象图式的作用而充满了身体表征。人类的理解和推理就是凭借意象图式进行的,各式各样的意象图式就构成了经验的经络。这种思想贯穿在《解读人脑》一书的始终,因为Turner认为,某些神经模式由于对应于人的身体情境(bodily situations)与片段记忆(episodic memory)相联系,因而是具有潜在意义的。这些存在于大脑里的模式或者说是概念与身体情境虽然没有直接联系,但会通过投射(projection)产生间接联系因而获得意义(Turner, 199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