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分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大气蒸发力控制阶段 下雨或灌溉停止蒸发开始阶段,蒸发速度快接近于水面蒸发,水分减少至田间持水量为此阶段,失去水为重力水。 (2)土壤导水率控制阶段 田间持水量以下蒸发到毛管断裂含水量,地面水分蒸发只能靠毛管作用从下层土壤传导水分到土面而蒸发,蒸发速度不断减小。 (3)扩散控制阶段 当土壤含水量减少到毛管水断裂含水量时,土面蒸发得不到毛管水上升的补充,地表开始形成干土层,水分只能靠干土层下面湿润的土层产生水汽,再通过大孔隙扩散到大气中,蒸发速度显著减小。 四、土壤水分状况调节 土壤水平衡是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土体内,土壤水的收入与支出。 土壤水的收入(水收)主要包括降雨(水降)、灌溉(水灌)。土壤水的支出(水支)主要包括土面蒸发(土蒸)、植物蒸腾(水腾)、水分渗漏(水漏)和地表径流(水径)。这里的渗漏指通过地下径流从土体中损失的水分,不是通过入渗保持在土体内的水分。有些农田的水收还包括地下水的补给。一年中收入与支出的差值即土壤持水量的变化值(△水)。 水=水收-水支=水降+水灌-土蒸-水腾-水漏-水径 例:某一公顷的麦田耕层深30cm,其容重为1.2g/cm3,田间持水量为30%,灌水前测得含水量为20%,测后灌水600m3/hm2,10天后测得同一根层含水量19%,期间降水5mm,问小麦的日耗水为多少mm(需要判断灌水后有无渗漏损失)? 解:先判断灌水和降水后有无深层渗漏 田间持水量为30%相当于水层厚度为:30%x30x10x1.2=108(mm) 灌水前含水量为20%相当于水层厚度为:20%x30x10x1.2=72(mm) 灌水600m3/hm2相当于水层厚度为:600/10=60(mm) 灌水和降水后含水量为72+60+5=137(mm) 水漏= 137-108=29(mm) 设小麦的日耗水为X,则 水支出=10X+29 水收入=60+5=65(mm) 水期初=72mm 水期末=19%x30x10x1.2=68.4(mm) 依水分平衡原理水期初—水期末=水支—水收,可得 72—68.4=10X+29—65 X=4.06(mm) (二)、土壤水分状况调节措施 1. 加强基本建设,科学合理灌水、排水 (1)合理灌溉,提高土壤水和灌溉水的利用率 据作物生长需水特性考虑灌溉定额及时间。 方法:畦灌,喷灌,滴灌,沟灌等。 调整表层土壤结构,增强土壤水分入渗 (2)适时排水,防止涝害。 (1)逐年深耕—逐步加厚熟土层,改善土壤松紧度,增加土壤透水和蓄水能力 (2)适时中耕—雨前中耕有助于土壤蓄水,可切断土壤毛管联系,减少土壤蒸发(减少50%) (3)轮作和垄作—轮作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透水蓄水能力,垄作可相对降低地下水位,促进土壤水分蒸发 (4)适时镇压—旱季镇压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2.合理耕作,改良土壤 3、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 (1)采用喷灌、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 (2)实施节水灌溉制度,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益。 (3)其它节水措施: ①采用地面覆盖、设立风障等措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②使用土壤增温保墒剂。 ③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自身的保水控水能力。 ④增施P、K肥,提高植物抗旱能力。 ⑤生物措施:植树造林,绿化地表, 保持水土。 ⑥选择抗旱植物品种。 思考题 1.? 土壤含水量有哪些表示方法? 2.? 简述土壤水分的类型及性质。 3. 什么是土水势、水吸力?二者有何区别? 4.?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含义和特点。 5.如何合理地调节土壤的水分状况? 第二节 土 壤 空 气 土壤空气和大气组成的差异(体积) 气体 O2 (%) CO2 (%) N2 (%) 其他气体 近地表大气 20.94 0.03 78.05 0.98 土壤 空气 18.0-20.03 0.15- 0.65 78.8-80.24 0.98 一、土壤空气的组成 组成特点: 1.CO2高于大气几倍-几十倍; 2.O2含量低; 3.湿度高,99%以上; 4.通气不良时有还原性气体(CH4,H2等)积累; 5.数量和组成随时间地点而变化(日、年)。 二、土壤通气性 指土壤空气与近地面大气层大气进行交换以及土体内部允许气体扩散和流动的性能,又称土壤呼吸。 土壤通气的两个机制: 1、土壤空气整体交换: 由于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存在总的压力梯度而引起的气体交换,是土体内外部分气体的整体相互流动,是一种短暂的交换方式。 影响因素:温

文档评论(0)

benzei244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建筑工程师持证人

没啥好说的额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16日上传了建筑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