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碳氮比对平邑甜茶幼苗生长和碳氮分配的影响讲义.ppt

土壤碳氮比对平邑甜茶幼苗生长和碳氮分配的影响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壤碳氮比对平邑甜茶幼苗生长和碳氮分配的影响 摘要 为探讨土壤碳氮比(C:N)对苹果(Malus pumila)植株生长和碳氮分配特性的影响, 采用碳氮双标记示踪技术, 以二年生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幼苗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6个不同土壤C:N处理(T1–T6分别为4.70、9.78、14.70、19.96、25.60和28.83)下平邑甜茶的生长状况和氮素吸收、利用分配以及碳水化合物的运转特性。结果表明, 随着土壤C:N的逐渐增大, 平邑甜茶幼苗根系干重逐渐增加, 而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和植株总干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以T4处理最大。土壤C:N显著影响了平邑甜茶幼苗的15N利用率, 从T1到T4处理, 植株的15N利用率逐渐升高, T4处理(18.46%)是T1处理(10.65%)的1.73倍; 随着土壤C:N的进一步增加, 植株的15N利用率逐渐降低, T5和T6处理分别比T4处理降低了1.59%和2.58%。土壤C:N较低的T1和T2处理, 平邑甜茶幼苗各器官从肥料中吸收分配到的15N量对该器官全氮量的贡献率(Ndff)大小顺序为根叶茎, 随着土壤C:N的进一步增大, 叶片的Ndff均为最大, 其次是根, 茎最少。随着土壤C:N的增大, 叶片15N分配率逐渐升高, 13C分配率逐渐降低; 而根系15N分配率逐渐降低, 13C分配率逐渐升高。综合考虑植株生长和氮素利用状况, 本试验条件下适宜平邑甜茶生长的土壤C:N为21–23。 引言 我国是世界苹果(Malus pumila)第一生产大国,2011年全国苹果种植面积约199万hm2、总产量35 ×106吨, 分别占全世界的1/3和1/4, 果业逐渐成为苹果产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由于片面地追求高产, 大量的无机化肥被应用到苹果生产中, 而肥料的过量施用在提高产量的同时, 也带来了土壤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等不良后果。土壤中的有机碳和氮素是地表植被生长的主要营养源, 常被作为土壤质量评价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的重要参考指标, 也是陆地土壤碳库和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不仅反映土壤肥力水平, 也印证区域生态系统演变规律,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土壤C:N来表示, 即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全氮含量的比值, 它是土壤质量的敏感指标,它的演变趋势对土壤碳、氮循环和植株的生长发育进程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 低的C:N可以加快微生物分解和氮的矿化速率, 高的C:N对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能力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使有机质和有机氮的分解矿化速度减慢, 土壤固定有机碳的能力提高。 引言 当前,我国苹果园土壤全氮含量达0.8–1.3g·kg-1, 而有机碳含量不足1%, 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 造成了土壤C:N失调, 这是导致果园土壤质量退化、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下降、土传病害严重、果品产量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氮素和光合产物在苹果生长发育、花芽分化及产量形成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 而目前关于土壤C:N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通过添加有机物质来提高土壤C:N和作物品质的研究上, 关于土壤C:N对苹果植株生长及碳氮代谢特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 本研究以生产上常用的苹果砧木——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土壤C:N对平邑甜茶幼苗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分配以及碳水化合物的运转特性, 以期为苹果生产上调节合理的土壤C:N提供理论依据。 砧木 砧木(rootstock)是指嫁接繁殖时承受接穗的植株。砧木可以是整株果树,也可以是树体的根段或枝段,有着固着、支撑接穗,并与接穗愈合后形成植株生长、结果。砧木是果树嫁接苗的基础,它嫁接亲合性好,苗木寿命长,也容易繁殖。 接穗 砧木 平邑甜茶 用平邑甜茶作砧木所嫁接的苹果品质好、寿命长,并有一定矮化作用,其性状远远胜过其他砧木,专家们认为它是世界上最优良的苹果砧木。 1.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2年4–10月在山东农业大学园艺试验站进行。供试土壤来自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苏家店镇小徐家村苹果园, 通过大量采样分析, 我们选取了6份具有不同土壤C:N、其他养分含量相近的土壤, 土壤类型为黏质壤土, 各处理土壤基本理化性质见表1。 试验采用普通陶盆, 每盆装风干土12 kg。于2012年3月26日, 选取长势基本一致、无病虫害的二年生平邑甜茶实生苗移栽入盆中, 待幼苗长势平稳后, 每个处理选取长势基本一致的幼苗12盆进行试验, 每盆1株。各处理中的12株植株分为2组, 每组6株。第1组: 于4月15日进行15N标记处理, 每株施入15N-尿素0.50 g (15N丰度为10.25%, 上海化工研究院生产), 同时每株另施入硫酸钾0.43 g、过磷酸钙0.38 g。于9月18日对这6株植株

文档评论(0)

benzei244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建筑工程师持证人

没啥好说的额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16日上传了建筑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