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二)化学性质 ②与溴反应 萜类的双键在冰醋酸或乙醚与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在冰冷却下,滤取析出的结晶性加成物。 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二)化学性质 ③与亚硝酰氯反应 大多不饱和的萜类成分可与亚硝酰氯(Tilden试剂)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亚硝基氯化物。 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二)化学性质 ④DA反应(Diels-Alder) 有共轭双键的萜类成分能与顺丁烯二酸酐产生Diels-Alder加成反应,生成结晶形加成产物。 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二)化学性质 (2)羰基——加成反应 (与亚硫酸氢钠、硝基苯肼、吉拉德试剂加成) ①与亚硫酸氢钠加成 含羰基的萜类可与亚硫酸氢钠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结晶加成物,复加酸或加碱使其分解,生成原来的反应产物。 如:从香茅油中分取柠檬醛 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二)化学性质 * 反应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使双键发生加成,并形成不可逆的双键加成物。 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二)化学性质 ②与硝基苯肼加成 含羰基的萜类可与对硝基苯肼或2,4-二硝基苯肼在磷酸中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对硝基苯肼或2,4-二硝基苯肼的加成物。 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二)化学性质 ③与吉拉德试剂加成 吉拉德(Girard)试剂是一类带有季铵基团的酰肼,常用的有Girard T和Girard P,结构如下: 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二)化学性质 ③与吉拉德试剂加成 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二)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2.氧化反应 3.脱氢反应 4.分子重排 2.氧化反应 用途——测定分子中双键的位置; 萜类醛酮的合成。 常用的氧化剂有: 臭氧、铬酐(三氧化铬)、四醋酸铅、高锰酸钾、二氧化硒等。例: 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二)化学性质 臭氧的氧化反应: 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二)化学性质 铬酐的氧化反应——薄荷醇氧化成薄荷酮 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二)化学性质 再如:二氧化硒——具有特殊的氧化性能,专一氧化位置见以下反应。 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二)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2.氧化反应 3.脱氢反应 4.分子重排 3.脱氢反应 脱氢反应通常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用铂黑或钯做催化剂,将萜类成分与硫或硒共热(200~300℃)而实现脱氢。 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二)化学性质 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二)化学性质 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二)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2.氧化反应 3.脱氢反应 4.分子重排 4.分子重排 萜类,特别是双环萜在发生加成、消除或亲核性取代反应时,常常发生碳架的改变,产生Wagner-Meerwein重排。 目前工业上由α-蒎烯合成樟脑的过程,就是应用Wagner-Meerwein重排再氧化制得。 本 章 内 容 一、萜类化合物的含义 二、结构分类 三、理化性质 四、提取分离 五、波谱法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 四、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一)提取 单萜、倍半萜多为挥发油的组成成分,它们的提取分离方法将在挥发油中论述。 环烯醚萜多以单糖苷的形式存在,亲水性较强。 倍半萜内酯类成分——易发生结构的重排。 二萜类成分——易聚合而树脂化引起结构变化。 宜选用新鲜药材或迅速晾干的药材,尽可能避免 酸、碱的处理。 四、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一)提取 1.溶剂提取法 药 材 回收溶剂 MeOH或EtOH提取 药 渣 溶于水 石油醚 正丁醇 乙酸乙酯 乙 醚 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 脂溶性杂质 苷元 粗总苷 四、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一)提取 2.碱提酸沉淀法 倍半萜内酯类:利用碱可使内酯开环(溶于水), 酸化后闭环(析出)。 ?注意:用酸、碱时,可引起构型发生改变。 四、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一)提取 3.吸附法 (1)活性炭吸附法 苷 类 活性炭吸附 未被吸附的水杂 得纯品苷 水洗除水杂 用稀醇、醇等 有机溶剂洗脱 回收有机溶剂 四、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一)提取 3.吸附法 (2)大孔树脂吸附法 苷 类 得纯品苷 通过大孔吸附树脂 用水、稀醇、醇依次洗脱 四、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二)分离 1.结晶法 2.柱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SCC B系列变频器产品手册.pdf VIP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麻雀》 配套练习(含解析).pdf VIP
- 认识医生和护士幼儿园助教幼儿园医学科普.pptx VIP
- 标准图集-19S910: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pdf VIP
- 成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临床规范应用专家共识.pptx VIP
- 数字化赋能下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改进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成人无创通气设备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预防指南》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docx VIP
- C836056【强化】2024年重庆大学100100基础医学《660基础医学综合(西医)之生理学》考.pdf VIP
- 提高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完善率医院护理品管圈QCC成果汇报.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