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1、农业垦殖历史悠久,毁林开荒,破坏植被 2、人口的快速增长,粮食问题严重,对土地资源增大了压力,造成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 人口增长 土地退化 水土流失 过度樵采 乱铲草皮 毁林开荒 过度放牧 粮食紧张 燃料短缺 破坏植被 自然灾害频繁 农业单产下降 3、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方式 三、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 土壤、气候、地形、植被等 破坏植被、不合理耕作、开矿等 黄土高原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1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 ) A上游 B中上游 C下游 D中下游 2黄土高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油菜 C甘蔗 D小米 B D 3黄土高原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 ) A一年三熟 B一年一熟 C 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D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D 4黄土高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 地,此地产煤最多的省是 ( ) A黑龙江 B安徽 C河南 D山西 5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B黄土高原景观有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C黄土高原的“风成说”得到了广泛支持 D生态建设已步入良性循环 6黄土高原独特的民居是 ( ) A四合院 B窑洞 C 骑楼 D竹楼 B D D 7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是( ) 1地形破碎 2气候干旱 3水土流失严重 4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A 1、2 B 2、3 C 3、4 D 1、2、3、4 D 8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环境的有效措 施是 ( ) A植树种草 B 陡坡地建梯田 C 全部发展耕作业 D全部发展畜牧业 A 9介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的山脉是( ) A秦岭 B太行山 C巫山 D大兴安岭 B 10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因 素是( ) A冰川侵蚀 B地壳运动 C流水侵蚀 D 风力沉积 C 11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 A毁林开荒,过度垦殖 B开挖煤矿,毁坏森林 C黄土疏松,多暴雨 D经济落后,伐林为薪 C 黄土高原东起______西至 _______ 南至_______北至 _______,跨越了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等省。 黄土高原的成因中,其中“_______”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___________等地的__________吹来的。 风成说 中亚、蒙古 荒漠、戈壁 太行山 乌鞘岭 秦岭 长城 山西省 陕西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甘肃省 “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其证据是: 1.“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3.“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4.“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总结 水土流失是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形式。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水土流失的地区主要有: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的丘陵山地、北方的土石山地等耕垦历史悠久的地区和丘陵地带,以黄土高原最严重。 一、黄土高原地理背景 1.基本概况:(1)范围: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横跨青、甘、宁、内蒙古、 陕、晋、豫7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2)面积:60万平方千米。(3)地形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000~2000米。千沟万壑、支离破碎。(4)土壤植被:大部分黄土覆盖,植被多为次生灌丛、矮林,覆盖率低,大部地表裸露裸。 (5)基本地貌:塬、梁、峁、沟谷。2.脆弱的环境 (1)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2) 环境遭破坏后难以恢复 3.尖锐的人地矛盾 (1)、农业垦殖历史悠久 (2)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人口增长已造成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二、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土壤,地形,植被,气候 人为原因:破坏植被,不合理耕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SUS华硕主板大师系列Z97-A 用户使用手册 (繁体中文).pdf
- 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华南农业大学.pdf VIP
- CVC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RCA分析与PDCA项目报告.pptx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6课《好的故事》教学设计(教案).docx VIP
- 《蛋白质构象病》课件.pptx VIP
- 正方体的表面积(优秀 ppt课件).ppt VIP
- 《丝绸之路的传奇历程》课件.ppt VIP
- 2025年贵州省面向优秀村(社区)干部专项招聘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6课《好的故事》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doc VIP
- 《海蒂》读书心得体会.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