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的发展及行业新技术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快速成形技术 (Rapid Prototyping,RP) 选择性激光烧结 SLS(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2、快速成形技术 (Rapid Prototyping,RP) 选择性激光烧结 SLS(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存在的问题: 速度、精度、表面粗糙度不能满足工业要求 激光工艺参数对零件质量敏感 设备成本高 2、快速成形技术 (Rapid Prototyping,RP) 选择性激光烧结 SLS(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研究热点: 新材料的研究 SLS烧结机理的研究 SLS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SLS建模与仿真研究 2、快速成形技术 (Rapid Prototyping,RP) 快速成形技术最早产生于二十世纪70年代末到8O年代初,美国3M 公司的阿伦赫伯特于1978年、日本的小玉秀男于1980年、美国UVP公司的查尔斯胡尔1982年和日本的丸谷洋二1983年,在不同的地点各自独立地提出了RP的概念,即用分层制造产生三维实体的思想。 1986年,美国学者首次提出SLS, 1988年,研制出第一台SLS成形机, 1992年,推出SLS的商业化设备Sinter Station 2000 近年来,SLS工艺受到多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重视 2、快速成形技术 (Rapid Prototyping,RP) 我国对RP研究起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以跟踪研究为主,技术和设备已引进为主,价格昂贵。 目前,国内在RP成形系统、SLS成形机、金属粉末、烧结理论、扫描路径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 华中科技大学已成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RPS-IIIA选择性激光成形机 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开放型实验室管理 专业课程设计的创新 成立创新研究团队 谢 谢 2、数控技术及装备的发展趋势 并联机床 直线电机 STEP-NC E—维护 2、数控技术及装备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机床串联结构: 即按笛卡尔坐标沿三个坐标方向直线运动和绕这三个坐标转动依次串联叠加起来, 形成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轨迹。 机床所有结构的几何精度误差、力的传递和刚度的损失, 都会形成串联累积而成为致命的薄弱环节。 并联机床: 通过多杆结构在空间同时运动来移动主轴头以实現加工动作, 与串联结构相比, 并联结构具有更为简化、刚度重量比大、速度快、 动态性能好(包括精度保证及运动效率)、灵活方便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已成为数控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 并联机床 ——新的机床结构 2、数控技术及装备的发展趋势 并联机床 并联加工中心 2、数控技术及装备的发展趋势 2、数控技术及装备的发展趋势 并联机床 并联机床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一百多年来机床的结构配置和运动学原理。 1994年,GiddingsLewis公司在美国芝加哥IMTS94机床博览会上推出的VARIAX并联机床,引起广泛关注,被称为“2l世纪的机床”。 2、数控技术及装备的发展趋势 近二十年来,有十几个国家从事并联机床的研发, 其中瑞典TRICEPT公司已供应商品四百余台, 应用于空客、波音、通用和卡勒比勒大型工程机械企业。 并联机床 2、数控技术及装备的发展趋势 我国也有产学研合作研发,并取得研究成果。如: 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与哈工大合作研发的并联机构,,已生产5台,成功应用于哈尔滨汽轮机厂叶片加工生产线中。 齐齐哈尔第二机床集团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龙门式“混联”(串联与并联混合)机床,已成功应用于哈尔滨电机厂的大型水电站设备制造中。 在2008年的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上,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又展出了新的并联机床品种LINKS-EXE700(引进瑞典TRICEPT技术而开发的) 并联机床 2、数控技术及装备的发展趋势 直线电机——新型的驱动技术(高速、高精度) 直线电机驱动技术在国外的高速加工、超精加工中成功应用,正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直线电机直接带动负载,无需中间传动环节(零传动) 配合气浮导轨或液体静压导轨,可达到无摩擦运动 2、数控技术及装备的发展趋势 直线电机的优点: 高刚度 宽调速范围(通常可实现1微米/s~5m/s) 极好的恒速特性(速度变化好于±0.01%) 动态性能好 加速度高,大型电机3~5g以上,为传统的10~20倍, 小型电机

文档评论(0)

benzei244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建筑工程师持证人

没啥好说的额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16日上传了建筑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