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采样量及采样方法 具体需要多少土壤数量视分析测定项目而定,一般只要1~2kg即可。对多点均量混合的样品可反复按四分法弃取,最后留下所需的土量,装入塑料袋或布袋中。 ①采样筒取样;②土钻取样;③挖坑取样。 3.4 土壤样品的采集 采样注意事项 选取发育典型、代表性强的土壤采样。 采样深度一般采集1m以内的表土和心土,对于发育完好的典型剖面,应按发生层分别采样,以研究各种元素在土体内的分配。 3.4 土壤样品的采集 土壤背景值样品采集 (1) 采样点不能设在田边、沟边、路边或肥堆边。 (2) 将现场采样点的具体情况,如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等做详细记录。 (3) 现场填写标鉴两张(地点、土壤深度、日期、采样人姓名),一张放 入样品袋内,一张扎在样品口袋上。 3.4 土壤样品的采集 3.5 土壤样品的制备和保存 (1)土样的风干:忌阳光直接曝晒 (2)磨碎与过筛:进行物理分析时,取风干样品100~200g,放在木板上用圆木棍辗碎,经反复处理使土样全部通过2mm孔径的筛子,作为土壤颗粒分析及物理性质测定。作化学分析时,一般常根据所测组分及称样量决定样品细度。 (3)分析有机质、全氮项目,应取一部分已过2mm筛的土,用玛瑙或有机玻璃研钵继续研细,使其全部通过60号筛(0.25mm)。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测Cd、Cu、Ni等重金属时,土样必须全部通过100号筛(尼龙筛)。 土壤样品的保存 一般土壤样品需保存半年至一年,以备必要时查核之用。 储存样品应尽量避免日光、潮湿、高温和酸碱气体等的影响。 玻璃材质容器是常用的优质贮器,聚乙烯塑料容器也属美国环保局推荐容器之一,该类贮器性能良好、价格便宜且不易破损。 将风干土样、沉积物或标准土样等贮存于洁净的玻璃或聚乙烯容器之内。在常温、阴凉、干燥、避阳光、密封(石腊涂封)条件下保存30个月是可行的。 3.5 土壤样品的制备和保存 3.6 土壤样品的预处理 (1)碱熔法: 常用的有碳酸钠碱熔法和偏硼酸锂(LiBO2)熔融法。 特点:分解样品完全, 缺点:添加了大量可溶性盐,易引进污染物质;有些重金属损失; (2)酸溶法: 测定土壤中重金属时常选用各种酸及混合酸进行土壤样品的消化。 目的:①破坏、除去土壤中的有机物;②溶解固体物质;③将各种形态 的金属变为同一种可测态。 为了加速土壤中被测物质的溶解,除使用混合酸外,还可在酸性溶液中加入其他氧化剂或还原剂。 (3)溶剂萃取分离 测定土壤中可溶性组分、有机物、农药时,避免用强酸、强碱处理样品,常用溶剂萃取分离法。 3.7 土壤样品的测定 常用方法 重量法 测土壤水分 容量法 浸出物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测定,如Ca2+、Mg2+、Cl-、SO42- 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萤光分光光度法、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重金属如Cu、Cd、Cr、Pb、Hg、Zn等 气相色谱法 有机氯、有机磷及有机汞等农药 土壤监测常用方法 思考题 土壤环境监测有几种布点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2. 不同监测项目对土壤的粒径有什么要求? 3. 怎样根据监测项目的要求选择预处理方法? 4. 设计一个监测西安南郊蔬菜基地土壤环境质量的方法。 土壤环境监测 Soil Environment Monitor 本章教学内容 1 土壤监测的意义 2 土壤的组成和基本性质 3土壤污染物的监测控制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土壤组成和背景值; 掌握土壤样品的采集和测定的原则; 掌握土壤常见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 重点: 土壤背景值、腐殖质、采样点布设、土壤样品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试样含水量,锌、镉、铜、汞等金属,农药、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方法。 ? 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土壤样品的制备与保存 1 土壤环境监测的意义 (1)土壤——人类文明之源 (2)水土流失是中国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面积达375多万km2 (3)受重金属、农业化学品、酸沉降、放射性、矿物油、致病微生物等因 素产生的污染面积达3亿亩,相当于耕地的1/5 (4)食品安全问题 (5)土壤的形成速率0.5-2cm/100年 (6)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 1.1 土壤监测的意义 1.2 土壤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1.2 土壤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土壤的组成和基本性质 2.1 土壤的基本组成 2.2 土壤背景值(土壤本底值) (1)土壤背景值:是指在未受人类社会行为干扰和破坏时,土壤成分的组 成和各组分(元素)的含量。 (2)背景值表达方式:土壤元素背景值的表达方式目前还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