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平静技术(Calm Technology) 主机时代:平静相对是很少的; PC机+互联网时代:人机交互; 普适计算时代:强调的是“平静”。 使计算机处于非妨碍状态,也就是当人正被指定的计算机共享时,人依旧处于安定和控制之中。 计算机是主体 人是主体 平静与活跃 活跃---外界对人的作用,如信息的刺激,呼机、手机、新闻服务、www、e-mail、电视和收音机 等 平静---人对外界的作用,如从事某项具体的工作,设计,计算,思考等 平静与活跃是矛盾的,它们都是人们的需要,但往往不能同时满足。 平静技术 平静技术的特征: 第一,中心和边缘之间可以很容易移动; 第二,通过把更多的细节放入边缘,可以增强边缘的延伸(reach); 第三,边缘可以轻易地把我们与大量熟悉的细节相连接,即所谓的定位(locatedness)。 平静技术将诸要素划分为中心(center)和边缘(periphery),平静技术将使我们的注意力在中心和边缘之间很容易被移动。一方面,通过把一些事情放在边缘,使我们有能力调节更多的事情;另一方面,通过将原先是边缘的事情重新调节为中心,我们就可以控制它。 普适计算的幻想和挑战 普适计算的概念于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但当时的硬件技术基础实际上并不存在。十年后技术的进步,普适计算的许多关键元件已有了商业产品:手持和可穿载计算机、无线局域网、传感和控制家用电器的器件等。因此在2000年前后,一些主要大学和工业界相继出现了各种普适计算的研究项目。例如,MIT的Oxygen、CMU的Aura、Illinois大学的Gaia、UC Berkeley的Endeavour、Washington大学的Portalano、IBM的DreamSpace、Microsoft的EasyLiving、欧盟资助的Disappearing Computer、国内清华大学的SmartClassroom等。 Oxygen – 以人为中心的普适计算 (1)用户技术 ? 语音和视觉提示:与任务交互的人机接口。 ? 知识访问:个性化的寻找信息的方法,例如通过对过去所见所闻的回忆来访问。 自动化:提供自然、易用、可定制和自适应机构,进行自动调节重复信息和控制任务。 合作:跟踪和存档工作组的讨论和交互作用,协助人们进行群体活动。 为此定义了三种设备: ? 固定设备Enviro(E21):嵌入居家、办公室和汽车中的计算设备,用来感知和控制我们所接近的环境。 手持设备Handy(H21):可在任何地方增强我们的通信和计算能力。 ? 动态网络(N21):定位我们所需的计算机、人、服务和资源。 Oxygen – 以人为中心的普适计算 (2)系统设备 ? 智能环境 ? 移动设备 ? 动态网络 ? 软件基础设施 ? 隐私和安全 (3)Oxygen的属性 ? 分布和移动性:包括人、资源和服务。 ? 语义上下文:能理解我们说话的含义。 自适应和变化:面向一个动态世界。 信息的个性化:隐私、安全以及个性化的交互形式。 普适计算---不同终端、不同网络间的互连及协同计算 普适计算的实际应用 问题: ? 小陈在候机; ? 需要紧急发送一些大的文件; 附近的终端很忙; 起飞前不可能发送完。 服务: ? 感知小陈所遇到的问题; ? 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 通过手机信息提示小陈到附近的另一个空闲的登机口,并要求她将文档排个优先次序,让最重要的消息最先传输; 小陈接受了计算机的建议,来到这个登机口,边看电视节目,便等待文件发送完毕; 计算机提示小陈文件接近发送完成,可以开始返回; 在小陈往回走的过程中,最后的文件已被传送出去,并在广播她的登机通知时,及时回到了原来的登机口。 普适计算的实际应用 这一场景包含了普适计算的一些基本思想:首先显示了提前活动(proactivity)的重要性,小陈能完成她的e-mail传送并及时返回她的登机口,均靠计算机的先见之明。 此外,也说明系统不同层面的知识组合的重要性。只有将分散的知识碎片组合起来,计算机才能帮助小陈。 最后是智能空间的价值,计算机所得到的各种知识都是由环境所提供的服务。 也许最令人惊奇的是,所有技术成份不论硬件、软件都是很简单和基本的,是今天已有的技术,但为什么这一场景看起来犹如科学幻想而非今天现实呢? 答案是这样一个事实:整体大大于各部份之和。关键在于如何将各种技术成份无缝地整合到一个像普适计算机那样的系统中去,困难在于体系结构,各种技术的综合,以及系统级工程。 新一代计算机技术与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的起源 智能家居概念的起源甚早,但一直未有具体的建筑案例出现,直到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公司(Un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