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城市环境 城市环境的特征与效应 1)城市环境特征 城市环境界限相对明确 城市环境受自然规律的制约 城市环境的构成独特、结构复杂、功能多样 城市环境限制众多,矛盾集中 城市环境系统相当脆弱 城市环境对人的影响、对经济发展影响大 三、城市环境 城市环境的特征与效应 2)城市环境效应 污染效应 我国是世界13个缺水国家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目前大约一半的城市缺水,水污染的恶化更使水短缺雪上加霜: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带来了负面影响。 温室效应 全球环境污染严重 2009年环境退化成本和生态破坏损失成本合计13916.2亿元,较上年增加9.2%,约占当年GDP的3.8%。 2011年我国环境污染损失达2万多亿 占GDP比重超6%。 三、城市环境 城市环境的特征与效应 2)城市环境效应 生物效应 现代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切断了鱼、虾、蟹的回游途径,使这些水生生物的繁殖受到影响。工业废水大量排入江河、湖泊和海洋,改变了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条件,致使鱼类受害,数量减少,甚至灭绝。森林的砍伐,一方面引起水土流失,降低土地的肥力,产生干旱、风沙等灾害使农业减产;另一方面使鸟类的栖息场所缩减,鸟类减少,虫害增多。致畸、致癌物质的污染引起畸形者和癌症患者增多。 生物效应按引起的后果有时间和程度上的差异,分为急性的环境生物效应和慢性的环境生物效应。前者如某种细菌传播引起疾病的流行。后者如日本汞污染引起的水俣病和镉污染引起的痛痛病都是经过几十年才出现的。 三、城市环境 城市环境的特征与效应 2)城市环境效应 地学效应 热岛效应 地面沉降 我国发生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最严重的是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其中华北平原区地面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范围,达到6万4千平方公里,占整个华北地区的46%左右。2012年2月20日央视《新闻1+1》播出《地面沉降,不能承受之重?!》 三、城市环境 城市环境的特征与效应 2)城市环境效应 资源效应 美学效应 库兹涅兹曲线 Grossman和Krueger(1991)通过对42个国家横截面数据的分析,发现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呈倒U形,就象反映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关系的库兹涅茨曲线(Kuznets, 1955)。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其恶化的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该国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其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这种现象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EKC) 中国的环境问题 1)先天脆弱,易于失衡 2)长期生态失调,灾害频繁 3)资源相对匮乏,环境失调:水资源,土地资源 4)生态支持系统恶化:森林锐减;湿地退化;草原过量承 载;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耕地减少。 5)各类污染严重 6)沿海地区生态恶化尤其严重:酸雨,赤潮,乡镇企业污染,人地矛盾尖锐,海平面上升。 四、城市环境的容量与质量 城市环境容量 1 环境容量(environmental capacity) 指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的结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2 城市环境容量: 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即:城市所在的地域的环境,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在一定经济水平和安全卫生条件下,在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等各种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通过城市的自然条件、现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文化历史条件等的共同作用,对城市建设发展规模及人们在城市中各项活动的强度提出的容许限度。 3 城市环境容量的影响因素:城市自然条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