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諸子各家重點比較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鬼:有許多鬼神﹐他們也同天帝一樣﹐獎賞那些實行兼愛的人﹐懲罰那些交相“惡”的人。 節用,呼應現代的節能減碳。 薄葬,呼應現代的灑葬、樹葬。 儒家對鬼神的看法 《論語?述而第七》:「子不語怪、力、亂、神。」已清楚點出儒家對鬼神採取不論的態度。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可見儒家祭拜祖先,內在強調感念、追思之義,外在則表現以謹慎、尊敬之禮,目的在使風俗淳厚。 子又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正強調人事的優先性,即人活著當以「盡人事」為優先,無暇顧及鬼神。主張為政者,對宗教信仰當敬而遠之,勿使亂政。 儒家觀點當屬不可知論者。不言鬼怪,只看重盡其在我的部分,為所當為,即無愧君子之道。 缺點:墨者儉而難遵,是以其事不可 遍循。 (墨家太過簡樸,難於遵從,所以他的主張不能樣樣照著辦) 優點:然其彊(ㄑㄧㄤˊ)本節用,不可廢也。 (但是他倡導加強生產,節省消費, 是不可廢棄的) 法家 韓非(戰國) 商鞅重「法」 申不害重「術」 慎到重「勢」、 韓非集大成 缺點:法家嚴而少恩;(法家嚴厲而少恩情) 優點: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但是他定君臣上下的分別是不能改變的) 名家 惠施 公孫龍 1.循名責實,求名實相 副 2.主張正名定分,卻流 於詭辯 缺點:名家使人儉而善失真;(使人受言論束縛,失去事理的真相) 優點:然其正名實,不可不察也(確定名實的配合,不能不注意) 陰陽家 鄒衍 1.倡五德終始說 2.順時敬天,敬授民時. (他們恭敬的順從上天, 恭敬的教導人民按照天 時祭祀、耕種) 缺點:大祥而眾忌諱,使人拘而多所畏;(太多瑣碎、忌諱的事情,使人受到拘束,不敢大膽去做) 優點:然其序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 (但他們主張順著四時的順序行事,是不可違反的) 他們恭敬的順從上天,用曆象來記錄日月星辰的運行,恭敬的教導人民按照天時祭祀、耕種;這就是他們的長處。 等到拘泥固執的人來實行陰陽家的學術,就被禁忌所牽制,拘泥於占卜問卦的小技術,捨棄了人事而迷信鬼神。 閱讀下列秦國君臣的對話,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 (A)商鞅與秦孝公意見一致,杜摯與甘龍立場相同  (B)秦孝公原有意變法,但經朝廷大臣討論後決定暫停變法  (C)商鞅、甘龍、杜摯各自援引前代興亡史實,以強化論辯依據  (D)甘龍的看法近於「照老路走不會錯」,杜摯的看法近於「請用利益說服我」  (E)商鞅的觀點是:拘泥舊制是「愚」、「不肖」,變更舊制才是「智」、「賢」。 解答】ADE 【解析】 題幹出自《商君書.更法》。  (B)秦孝公贊成商鞅的論點,故以商鞅為左庶長而變法  (C)甘龍、杜摯並未援引前代興亡史實,商鞅則引三代、五霸、湯武、夏殷之興亡史實強化其論辯依據。 現代社會講求高EQ,然而和諧的人際關係,必須以「無怨」為基礎。針對如何減低人我之間的怨,論語中有許多精闢的見解。例如埋怨、生氣往往來自他人輕忽我們的才能、誤解我們的理想,所以孔子便以(1)______勸勉我們在此情況下要處之泰然。而當別人對我們產生怨尤,我們便該反省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2)______就是提醒我們:凡事貪好處、占便宜,必定惹人討厭。相反的,如果凡事設身處地為人著想,自然到哪裡都不會得罪人,正是孔子說的(3)______。至於若遭別人欺負,該以什麼態度回應呢?孔子認為應該(4)______,才能維持人與人之間公平、合理的相處之道。 【參考選項】 (A)「以直報怨」 (B)「以德報怨」  (C)「貧而無怨」 (D)「放於利而行,多怨」  (E)「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F)「願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G)「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H)「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I)「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J)「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解答】(1)E;(2)D;(3)I;(4)A 先秦諸子召開一場學術思想座談會,請依據甲、乙、丙三則發言內容,推斷依序應是何人的主張?  (A)韓非子/孟子/老子 (B)孔子/荀子/老子  (C)韓非子/荀子/莊子 (D)孔子/孟子/莊子。 【解答】C 【解析】 法家思想以法為本,重視賞罰。故從文意 重心在於論人性管理講究賞罰可推知為法家 思想。《韓非子?揚權》:「以賞者賞,以 刑者刑。因其所為,各以自成」  乙、荀子論性,以為人之善,乃後天襲 成,須要化性起偽。此「偽」者即後天人 為作用,因此特別強調「禮」。並以勸學 為主張,重視「尊師隆禮」。如《荀子? 性惡》:「故聖人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 禮義,禮義生而制法度」  丙、由「隨順本性,因任自然」之語,可 以

文档评论(0)

benzei244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建筑工程师持证人

没啥好说的额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16日上传了建筑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