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二十九节冼星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2 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优秀论文、优质课和优秀教学软件 评选推荐表 ? 标 题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作者姓名 张开艮 联系电话单 位 霍山职业学校? ? ? ? ? ? 内容介绍 ? ? 本节课上课内容是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通过欣赏作品,感受、体验其丰富多彩的音乐情绪。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感受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儿女奋勇杀敌,保卫祖国的民族意识,感受作品磅礴的气势及其所蕴含的爱国情感,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 市专家评选组意见 ? ? 专家组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市教育局职教研究室推荐意见 ? ? 市教育局职教研究室 年 月 日 人民音乐家 ----冼星海 【教学目标】 1、聆听史诗性的《黄河大合唱》,感受、体验其丰富多彩的音乐情绪,进而认识这部作品的社会价值。 2、认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光辉一生,知道他的代表作品,了解他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教学重点】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体验不同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体验不同的情感 【教 具】多媒体设备、《冼星海》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演唱《黄河黄》,播放黄河景色图片展示。 提问: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对黄河的印象 教师总结: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民族的摇篮,古往今来黄河两岸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话剧,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国人奋勇向前进,看看作曲家眼中的黄河又是怎样的,引出作品《黄河大合唱》 二、问题探究 1、请学生谈谈对冼星海的了解情况。 2、问题:《黄河大合唱》全曲你是否听过?你最熟悉哪一首?哼唱一下。 请1-2名学生作发言。 2、教师评价与点评。 三、冼星海生平、作品介绍 1、以学生阅读、教师讲解、个别朗读的形式进行。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1905--1945)作曲家广东番禺人。他在小学,中学时代就立志于音乐的学习。1928年秋考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在此期间他结识了田汉等进步文化工作者,参加了“南国社”并坚定了学习音乐的目标是“负起一个重责,救起不振的中国”思想,并提出了“中国所需要的是普遍的音乐”主张。 1930年到法国巴黎音乐院学习作曲和指挥。1935年回国后迅速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并写出了著名的《救国军歌》。1938年到延安,任鲁迅学院音乐系主任,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 他的作品在表现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和中华民族音乐语言鲜明的民族特色方面达到极高境界,被誉为“人民音乐家 ” 。共创作歌曲数百首(现存250余首)代表作品有歌曲《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 2、冼星海的图片欣赏 四、作品鉴赏 (一)《黄河大合唱》作品介绍 教师: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地,中华民族危在旦夕,黄河以他雄浑的力量激励他的儿女奔赴抗战前线,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日演出对来到黄河边,滚滚黄河水在诗人胸中掀起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诗篇《黄河吟》1939年,光未然在山西吕梁山游击区的山沟里坠马受伤。冼星海去看望他。冼星海建议再来合作,给抗敌演剧第三队准备新节目。光未然便把他写的长诗《黄河吟》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歌词写好后。由诗人亲自朗诵全部歌词。星海同志凝神谛听,最后激动地说:“我有把握把它写好!”星海立即夜以继日地谱曲,最后,只用了六天的时间完成了全部合唱的谱写任务,于1939年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首演。同年5月11日,为庆祝鲁艺成立一周年,由星海亲自指挥演唱了《黄河大合唱》。毛泽东听后,高度赞扬。当年7月,周恩来听了这部合唱,随即在星海的笔记本上写下了“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的题词。此后,《黄河大合唱》迅速传遍全国。 《黄河大合唱》的音乐以群众歌曲的音调作基础,同时吸取了民间音乐的因素,音乐语言通俗易懂,明快简练,使这部具有交响性、史诗性的大合唱,既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又有群众性的特点。可以说,《黄河大合唱》是一部表现革命内容,反映时代精神,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大型音乐作品。它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后来的大合唱及其他体裁的音乐创作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黄河船夫曲》 1、请1—2名学生朗诵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