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战后苏浙皖交界地区的两湖移民.docVIP

太平天国战后苏浙皖交界地区的两湖移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平天国战后苏浙皖交界地区的两湖移民 第19卷第4期 2005年07月 湖南大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un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Vo1.19.NO.4 JU1.2005 太平天国战后苏浙皖交界地区的两湖移民 葛庆华 (复旦大学人事处,上海200433) [摘要]太平天国战后,苏浙皖交界地区的许多地方出现人口的真空,半真空状态,从而引发了战后大规 模的移民浪潮,湖北,湖南两省是这场移民运动的重要迁出地.两湖移民的迁移活动从战后初期一直持续到清末, 大量两湖移民的迁入,对本区的经济,文化和风俗习尚各个层面都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太平天国战后;苏浙皖交界地区;两湖移民;地域分布;影响 [中图分类号]K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05)04—0097—06 HubeiandHunanImmigrantsoftheIntersectionalRegion ofJiangsu——Zhejiang——AnhuiafterTaiPingTianGuoWar GEQing—hua (PersonnelDepartment,Fudan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 Abstract:AfterthewarofTaiPingTianGuo,thepopulationofmanyoftheintersectionalregionofJiangsu — Zhejiang—Anhuiprovincebecamevacantor.semi—vacantwhichcausedlargescaleofimmigration.Hubeiand HunanProvinceweretheimportantemigratingareas.FheimmigrationmovementofHubeiandHunanimmigrants lastedfromtheendoftheWartothelateQingDynastyandmadegreateffectontheeconomic,cultureandCUS— tomsoftheintersectionalregionofJiangsu—Zh~iang—AnhuiProvince. Keywords:afterthewarofTaiPingTianGuo;theintersectionalregionofJiangsu~Zhejiang~An— huiprovince;HubeiandHunanimmigrants;regionallydistribute 太平天国战后的江南地区,人口凋零,土地荒芜,为了 恢复残破的经济,江苏,浙江和安徽=省积极招徕外地农民 前来垦荒,从而弓l发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下江南移民浪 潮.在中国近代这场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中,湖北,湖南两 省是重要的移民迁出地,大量的两湖移民移居江南各地.此 处,笔者拟以两湖移民分布最为集中的苏浙皖三省交界地 区为中心,探讨战后两湖移民迁移的过程,地域分布及其 对经济,文化和风俗习尚各个层面的影响,以期从一个侧面 揭示近代苏浙皖交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嬗变的历史图景. 迁移过程 太平天国运动虽历时十余年,战事波及十六省,但长汀 中下游地区的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是双方拉踞的主战场, 受战争破坏最为严重.战后的苏,浙,皖三省几于百里无人 烟.其中大半人民死亡,室庐焚毁.田卣无主,荒弃不耕③. 由于人口的大量死亡和流徙,使得江南地区从战前的人满为 患,耕地不足,一变而为人烟稀少,田地荒芜.战后.为了迅 速恢复残破的经济,清廷于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谕令各 省招垦荒田.于是,曾国藩于皖,杨昌浚于浙,皆分别土客. 部署开荒.而马新贻于苏,刘典于陕,亦汲汲督劝④.在清 廷和地方大吏的督饬下,各州县先后设立r劝农局,招垦 局或开垦局等机构,负责招垦事宜.当时的条件下,要 垦辟大量荒芜的土地,就必须解决人少地多的矛盾.为此, 【收稿日期】200304—10 【作者简介】葛庆华(197l一),男,山东邹城人.复旦大学人事处助理研究员 ①详见拙文《太平天国战后下江南移民的类型与动因》,《历史地理》第17辑.第259—270页. ②本文所指的苏浙皖交界地区.足指清后期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交界地区的江宁府属句容,溧水,高淳,镇江府属金坛,漂阳,常州府属宜兴, 荆溪,湖州府属鸟程,归安,长兴,安吉,孝丰,德清,武康,广德州属广德,建平以及宁围府属宣城,宁国,南陵,泾县,施德,太平等二十二州 县. ⑧王韬:《瞍园文录外编》卷7《平贼议》. ④《清史稿》卷120{食货志》. 98湖南大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 左宗棠收复浙江后,招宛,邓,襄,随之民来孝(丰)垦荒①; 两江

文档评论(0)

xieliandi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