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年级语文课内阅读
第一课观潮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 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而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岀有什么
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人们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 ),( ),( )o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干万匹口色战马( ),(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
好像人地都被震得颤动起來。
1、这段话是按照()顺序来写的°(A、
1、这段话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A、由远及近 B、由近及远)。
2、这段话从( )、(
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彖,使
3、这段中分别把浪潮比作(
)、(
)和( )o
画波浪线的句子写的是大潮的什么?写得好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
第三课鸟的天堂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边看见一只大 鸟飞了起來。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起来 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 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给画 的句子加标点。
2、选出该段中的一对反义词(
4、 这段话中描写鸟的形态的词有( )、( ),描写鸟的颜色的词有
( )、( ),描写鸟的动作的词有( )、( )、( )o
三个“有的”构成了排比句写出了鸟的各种( ),让我们感受到
TOC \o 1-5 \h \z 了鸟的天堂里鸟的生活的( ),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 )和
( )之情。
5、 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知道了鸟的( )多、( )多,还能感受到
它们在这里生活得( )。
6、 这段话是( )态描写。
第五课古诗两首
1、默写《题西林壁》、《游山西村》,解释诗的含义。
2、《题西林壁》是苏轼在游(
)吋书写、题写在(
)墙壁上的一首
诗。诗人分别从()、(
)、( )、
( )、()、
( )这几个
角度观察了庐山。苏轼字(
),(
)朝人,号(
),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TOC \o 1-5 \h \z 3、 《题西林壁》中“题”的解释:( )
4、 山穷水复疑无路中的“疑”的解释:( )
5、《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想要准确地认识一个事物,必须要全面、客观 地去观察它。这是第()句和第()句诗所表达的含义。请默写这两 句:( )o这两句诗让人想起一句
6、 《游山西村》的作者是( )代的( ),诗人以( )字贯穿全
诗,诗中()字写出了农家款待客人用尽其所有的盛情。表现农家热情好 客的诗句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默写本诗最后两句:
( ),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 )。
7、 昨天晚上,小红在做数学题是,尽管不断思考,还是找不到正确的思路,爸 爸走过来,给她做了指点,她很快解出了这道难题。这真是
( )o
第六课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 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哪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 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 ),没有( )起来的,
也不留一点儿(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1、 在文屮的括号屮填上合适的词语
2、 根据选文写出“嫩”的意思
嫩红: 嫩叶:
3、 爬山虎的叶子有哪些特点?
答:( )
4、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中,你体会到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答:① ;②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 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 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1、 用横线画岀第二句的动词。
2、 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答:
)的,后变为()的了。3、 爬山虎的脚上的细丝触着墙后先是(
)的,后变为(
)的了。
第七课蟋蟀的住宅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 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 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他就在未完工的家门 口休息一会儿,头朝这外面,触须轻微的摆动。不大一会儿,他又进去继续工作。 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1、“它用前足扒土”的“扒”字的读咅和字义分别是( )和( )。
2找出第一段中写蟋蟀建造住宅的动词:( )、( )、( )、( )、( )0
3、“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答:
4、蟋蟀的住宅内部特点是()、
4、蟋蟀的住宅内部特点是(
)、(
)、( )、和(
点是( )、( )、(
)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