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学习文明礼仪第1课以礼相待第3框入乡随俗讲义苏教版.pptVIP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学习文明礼仪第1课以礼相待第3框入乡随俗讲义苏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第一单元 学习文明礼仪 第1课 以礼相待   一次,一位中国教授和一位西方留学生在交谈中提到“望子成龙”一词。   教授说:“你父母把你送到中国来学习汉语,他们是想‘望子成龙’啊!”   话音刚落,不料这位留学生瞪大眼睛反问教授:“您说什么?为什么是望子成‘龙’,而不是望子成‘狗’啊?” 你知道西方人和中国人眼中的“龙”“狗”的寓意吗? 在西方,龙是罪恶、残忍、狡诈的代表,是最邪恶的魔鬼;中国人心目中的龙常常是神,与帝王有密切关系,跟“龙”有关的词都是喜庆吉祥的,如龙凤呈祥、龙腾虎跃、生龙活虎等。在西方人眼中的狗是好的,如love me, love my dog,而中国人眼中的狗是坏的,如走狗、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等。   你都旅游过哪些地方?在旅游的过程中你了解到当地的哪些礼仪习俗?   (温馨提醒:可以是境内游,也可以是出国游,然后展示课前制作好的介绍课件。) 入乡知俗   菱塘回族乡 服饰上喜欢戴无沿白帽,普遍不吃猪肉,去世后实行土葬不用棺木等等。 一是开斋节,九月斋戒,又叫封斋。斋戒后就是开斋节,要过三天。 二是古尔邦节,又叫宰牲节、忠孝节。一般在开斋节过后70天举行。 三是圣纪节,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 入乡知俗   云南傣族 傣族服装,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披毛 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 一关门节约当夏历六月中旬,二开门节约当九月中旬。 三 泼 水节为傣历新年,约当夏历清明后10日,届时举行泼水、赛龙舟、 放高升等活动,为每年最盛大节日。 入 乡 知 俗 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 傣族习俗 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公历四月中旬,是傣历新年。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堆沙、泼水、丢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欢等。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泼水节期间,除酒、菜要丰盛外,各种傣族风味小吃也很多。较重要的节日还有关门节、开门节,均为小乘佛教节日。 为什么要入乡随俗?怎样做到入乡随俗? 哈达是蒙古族、藏族人民表示敬意和祝贺用的长条丝巾或纱巾,多为白色、蓝色,还有五彩哈达。蓝色表示蓝天,白色象征白云。五彩哈达是最珍贵的礼物,只在特定情况下才用。哈达长短有等级区别的意思。 献哈达是蒙古族、藏族人民的一种传统礼节,拜佛、祭祀、婚丧、拜年以及对长辈和贵宾表示尊敬等,都需要使用哈达。献哈达有许多礼仪:对长辈或者贵宾献哈达要双手捧上,高举过头;给晚辈或下级献哈达时,一般把哈达系于对方的颈项;平辈或平级之间则把哈达捧送到对方手中。根据不同的场合,哈达的敬献方式也有所区别。 在我国,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见面礼节。 维吾尔族人见面时,一般是把右手放在左边的胸前,然后将身体向前倾30°,说出表示祝福的话。 哈萨克族人见面时,要伸出双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尊重和热情,并祝福对方,同时还要问候对方老人、父母、妻子、兄妹、儿女、家里的牲畜等平安。 满族人、锡伯族人晚辈见到长辈要“打千”,即把左腿向前迈半步,双腿下曲,双手按在左膝盖上问好。 “十里一风,百里一俗”,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有不同的礼仪风俗。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礼仪风俗。这些不同的礼仪风俗渗透着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包含着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感情。 ——为什么要入乡随俗? 为什么要入乡随俗?怎样做到入乡随俗? 在我国,酒礼突出体现在古代酒宴上,其中一些礼仪、礼节延续至今。如大部分地区还保留“三巡”的习惯,无论待客还是朋友相聚,首先要通喝三杯;酒宴上晚辈要主动敬长辈酒,敬酒时,晚辈在碰杯的时候,酒杯要低于对方,以示尊敬。这些都体现了我国酒文化的礼仪要素,对人在生活中的思维和行为产生影响,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酒桌上的长幼有序、尊老爱幼、以敬为礼、谦和礼让既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反过来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强化。 入乡随俗,能真正了解当地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9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