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因材施教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doc

浅谈因材施教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1 浅谈因材施教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泰州市大泗学校 朱亚萍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力求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做到这一点,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所表现的兴趣、天分和能力以及学习方法都是不同的,他们对英语的需求也是不同的。而英语教学的关键在于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学生在不同层次上保持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在各自的基础上发挥特长,使个性的发展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得到和谐的统一。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挖掘他们的潜能,做到因材施教、分层学习,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本文对现在小学英语课堂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根据现情况对因材施教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提了建议。 关键词:小学英语;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一)因材施教概念的界定 因材施教概念的说明 因材施教,指的是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之下,针对教育对象的性格、志趣、能力、原有基础等具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材,指的是受教育者的个性特长、知识能力等。这里不仅包含“天生我材”的成分,也包含“孟母三迁”前后不同环境造成的人的不同的品性。尤其在智力才能方面更有他们各自的爱好和擅长。 因材,不仅表现出对“材”的客观差异性的了解和承认,而且充分体现了对“材”的尊重和以“材”为施教依据的正确态度。就是扬长避短,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上各种有有用的和杰出的人才。 施教,不是“施知”,因为它指的不是单纯的对受教育者交付或给予知识,而主要指的是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进行启发和诱导,使受教育者领悟,指导受教育者习得,而不是为受教育者包办完成学习,即孟子所说的:“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 因材施教,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而不是一般的可供随意选择运用的教育技巧或方法。它对教育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是带有根本性的、普遍性的。 实施因材施教的现实意义 是强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 课堂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阵地,也是教师改进教学、提高业务素质的重要场所。那种认为“因材施教”是课外活动的事,是不全面的。课外活动对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固然重要,但不容忽视课堂教学对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面临基础参差不齐的教育对象,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面对全体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老师的教育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 是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常言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起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予以分类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教学过程中,我们都程度不同地自觉不自觉地以优等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教学的指挥棒向优生倾斜。后进生在课堂上表现的机会相对少一些。久而久之,这些同学的成绩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与优生的差距越来越大,最后导致对学习失去信心,厌倦学习,也造成了整个班的总体成绩的下降。所以,要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不促进差生成绩的提高显然是不行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正是我们的教育目的所在。 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有资料显示:全国熟练数控机床操作人员2005年需要260万,显然供不应求。大连港口需要氩弧焊工人数人,月工资均在3000元以上。又有资料显示:为数不少的理工科本科毕业生到高职院校回炉学技能,可见社会对高素质技术人材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二)因材施教提出的背景 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倡导者,是我国春秋时代伟大的教育家孔丘(前551~前479)。根据《论语》记载,孔子对不同的学生提出的同一个问题,总是针对学生材质禀赋的差异,或者根据自己对学生发展的预测和期望,给予不同的解答。 如《论语·颜渊》: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言刃。”孔子时还没有出现班级教学,虽有集体讲习,却重在个别教育。而个别教育,正是因材施教的最好形式。孔子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个别解答,从不给予唯一的答案,也不限于单一的形式。因此,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也孔子教育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据《论语·先进》记载:“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宋代学者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这一则记载的注释是:“弟子因孔子之言,记此十人,而并目其所长,分为四科。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此可见。”这就是“因材施教”这一命题的出处。 “因材施教”虽不是孔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