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糖类分类和水解 分类 代表物 特征 单糖 不水解 二糖 催化剂水解 多糖 催化剂水解 葡萄糖 果糖C6H12O6 蔗 糖 麦芽糖 淀 粉 纤维素 C12H22O11 (C6H10O5)n 同分异构体 不是同分异构体 同分异构体 葡萄糖的物理性质: 白色晶体,能溶于水,有甜味 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 葡萄糖的存在: 葡萄汁、蜂蜜、带甜味的水果 葡萄糖 糖类在人体中的含量约为1%~2%,多了不行,少了不行。正常人的血液里约含质量分数0.1%的葡萄糖,叫做血糖。血糖太高会患上糖尿病,低血糖则使人头晕甚至休克。 我们学习单糖的代表物——葡萄糖(C6H12O6) 的性质。 分子式:C6H12O6 结构简式: CH2—CH—CH—CH—CH—CHO OH OH OH OH OH 可简写为:CH2OH (CHOH )4CHO 所含官能团: 醛基 —CHO 羟基 —OH 多羟基醛 一、葡萄糖的分子结构 根据葡萄糖的结构 CH2OH —(CHOH)4 — CHO 分析葡萄糖可能有哪些化学性质? 交流讨论 1,羟基 —OH 2,醛基 —CHO 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CH2OH —(CHOH)4 — CHO 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2ml 10%NaOH溶液滴加4-5滴 5%CuSO4溶液 2.Cu(OH)2悬浊液加2ml10%葡萄糖溶液 3.加热 蓝色沉淀 砖红色沉淀 含NaOH的Cu(OH)2悬浊液 检验葡萄糖的存在 碱性条件下加热时,葡萄糖可与新制的Cu(OH)2反应产生砖红色Cu2O沉淀,葡萄糖是还原性糖。 (3)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 ①新制Cu(OH)2悬浊液的配制: 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2 mL 1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4~5滴5%的硫酸铜溶液,得到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②实验关键: a.NaOH溶液要过量,即反应在碱性环境中进行。 b.需加热至沸腾。 检验方法: 与新制Cu(OH)2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 近年来患糖尿病(尿液中含葡萄糖)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如何检验葡萄糖的存在? 你知道吗? 当病人因为生病无法进食时,常常注射葡萄糖溶液,起什么作用? 糖类是人类能量的主要来源。食用含糖食物后,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浓度升高,一部分进入细胞内被氧化,为人类活动提供能量;另一部分血糖用于合成糖元和脂肪,贮存于人体内。 发酵反应(分解生成乙醇) C6H12O6 2CO2 +2 C2H5OH 酒化酶 葡萄糖的用途: 生活上 葡萄糖 工业上 医药上 ——糖类 ——制镜 ——迅速补充营养 * 下载来源公众号:优课视频课件教案 * 淀粉与纤维素(多糖) (C6H10O5)n 淀粉(C6H10O5)n 1.存在:植物的种子或块根中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如:大米约80%; 小麦约70%;马铃薯约有20% (2)水解:淀粉在催化剂(如酸)存在和加热下可以逐步水解,生成一系列比淀粉分子小的化合物,最终生成还原性糖:葡萄糖。 淀粉: 化学性质: (1)遇碘变蓝色 催化剂(酸) C6H10O5)n + nH2O nC6H12O6 淀粉 葡萄糖 * 科学探究: 解释为什么在吃馒头或米饭时,多加咀嚼就会感到有甜味? 答:淀粉在人体内进行水解。人在咀嚼馒头时,淀粉受唾液所含淀粉酶(一种蛋白质)的催化作用,开始水解,生成了一部分葡萄糖。 淀粉的用途 (1)在体内被酶水解呈葡萄糖供给人体利用 (2)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可用于制葡萄糖、酿制食醋、酿酒,也是药片中的赋形剂。 C6H12O6 2C2H5OH +2 CO2 催化剂 (C6H10O5)n + n H2O n C6H12O6 淀粉 葡萄糖 酸或酶 淀粉酿酒过程: 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先转化为麦芽糖,再转化为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 * * (二).纤维素 纤维素的存在 纤维素是绿色植物通过 生成的,在植 物中构成_______网络,是植物体的支撑物质。 光合作用 细胞壁 棉花 麻 竹子 麻丝 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如存在纤维素酶时)能水解而生成葡萄糖。 人体内不含纤维素水解所需要的酶,因此纤维素不能直接成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