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水回用水池土方开挖专项方案设计论证后.docxVIP

工业废水回用水池土方开挖专项方案设计论证后.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0 大唐巩义“上大压小”新建工程 工业废水回用水池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河南四建大唐巩义“上大压小” 新建工程项目部 2017年11月 目 录 TOC \o 1-1 \h \u 1.工程概况 3 2.编制依据 3 3.地质情况 4 4.作业进度安排 5 5.施工准备 5 6.施工方案的选择 7 7.质量保证措施 9 8基坑开挖预控措施 10 9.安全保证措施 10 10.危险源辨识及预防措施 11.应急救援预案 11 12.绿色施工及扬尘防治措施 14 13.强制性标准条文 14 14.基坑开挖附图 15 15.基坑边坡验算 16 1.工程概况 大唐巩义2×660MW机组扩建工程位于巩义市豫联工业园区的东部,西南距巩义市约11.0km、西距站街镇约4.5km。 本工程为工业废水回用水池的土方开挖工程,设计几何尺寸为:长30.80m,宽12.80m,深5.60m(不包括100mm厚混凝土垫层)。±0.00 m相当于绝对高程238.00m,现场自然地坪标高为237.70m,基底混凝土垫层下采用1m厚三七灰土垫层,每边超出基础外缘2m。挖土深度为6.40m,工程东侧为灰库,西侧为材料库,北邻纬三路,由于本工程为深基坑开挖,故需编制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以保证施工安全。 2.编制依据 2.1 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设计的工业废水回用水池施工图纸 2.2 灰库区域《岩土工程勘测报告》(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2.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2.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2015) 2.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2.8《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 2.9《 HYPERLINK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 JGJ160-2008; 2.10《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 50905-2014; 2.11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DL 5190.1-2012; 2.12《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 311-2013; 2.1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版); 2.1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版); 2.1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 [2009]87号; 2.1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2.1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18《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2.19《河南省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BJ 41/139-2014 2.20《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GJ32J19-2015; 2.2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1部分:火力发电》 DL 5009.1—2014; 2.22《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5210.1-2012; 2.23《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 2.24《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25《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67—2009; 2.2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2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12; 3.地质情况 3.1土层分布:根据揭露地层按其工程特性的差异,灰库区自上而下可以分为6个主层,其中层⑥又分3个亚层,地层分述如下: 3.1.1层①黄土状粉土:浅黄色、棕黄色,含氧化锰结核和白色钙质网丝和姜石,可见大量虫孔,竖直裂隙发育,砂感明显,夹粉质黏土。稍密,稍湿。具中压缩性和湿陷性。 层底埋深6.00~13.50m,厚度6.00~13.50m,层底标高227.39~239.95m。 3.1.2层②黄土状粉土:棕黄色、深棕色,含氧化锰结核、姜石和白色钙质网丝,可见虫孔和大量针状孔隙,竖直裂隙发育,夹粉质黏土,局部姜石富聚成层。中密稍湿。具中压缩性和湿陷性。层底埋深15.50~23.00m,厚度4.50~12.50m,层底标高216.63~232.88m。 3.1.3层③黄土状粉质黏土:棕黄色、褐黄色,局部为粉土,含氧化锰结核,竖直裂隙发育。坚硬状态为主。具低压缩性,局部地区在高压力下具湿陷性。层底埋深25.70~32.20m,厚度5.10~13.50m,层底标高206.63~223.72m。 3.1.4层④粉质黏土:棕黄色、褐黄色,局部浅棕红色,含氧化锰

文档评论(0)

jyr0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