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中医治疗方法.ppt

骨伤科中医治疗方法.ppt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折顶 术者双手拇指抵于突出的骨折一端,其他四指则重叠环抱于下陷的骨折另一端,在牵引下双手拇指用力向下挤压突出的骨折端,加大骨折成角畸形,依靠拇指的感觉,估计骨折的远近端骨皮质已经相抵时,骤然反折。 回旋 多用于矫正背向移位的斜型、螺旋型骨折,或有软组织嵌入的骨折。 三、固定 爰因身体上下、正侧之象,制器以正之,用辅手法之所不逮,以冀分者复合,欹者复正,高者就其平,陷者升其位 。 外固定是指损伤后用于体外的一种固定方法。目前常用的外固定方法有:夹板固定、石膏固定、牵引固定及外固定器固定等。 夹板固定 骨折复位后,用不同的材料,如柳木板、竹板、杉树皮、纸板等,根据患者肢体形态加以塑形,制成适用于各部位的夹板,并用系带扎缚,以固定垫配合保持骨折复位时的位置,这种固定方法称为夹板固定。 夹板固定的作用机理 1、扎带、夹板、压垫的外部作用力 ; 2、肌肉收缩的内在动力 ; 3、伤肢置于与移位倾向相反的位置。 夹板固定的适应证 1、四肢闭合性骨折; 2、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或经处理闭合伤口者; 3、陈旧性四肢骨折运用手法整复者。 夹板固定的禁忌证 1、较严重的开放性骨折; 2、难以整复的关节内骨折; 3、难以固定的骨折; 4、肢体肿胀严重伴有水泡者; 5、伤肢远端脉搏微弱,末梢血循环较差,或伴有动脉、静脉损伤者。 夹板的材料及制作 夹板的材料应具备以下性能:可塑性、韧性、弹性、吸附性与通透性;质地宜轻,取材方便;能被X线穿透,有利于及时检查。 常用的夹板材料有:杉树皮、柳木板、竹板、厚纸板、胶合板、金属铝板、塑料板等。 固定垫(一) 放在夹板与皮肤之间。利用固定垫所产生的压力或杠杆力作用于骨折部,以维持骨折复位后的位置。 毛头纸、棉花、棉毡等材料。 固定垫(二) 常用固定垫有以下几种:平垫、塔形垫、梯形垫、高低垫、抱骨垫、葫芦垫、横垫、合骨垫、分骨垫、大头垫等。 固定垫(三) 每一种固定垫都有其独特外形和作用。参照骨折类型、移位情况,根据力学原则,在适当的位置放置固定垫。常用的固定垫放置法有:一垫固定法(主要压迫骨折部位)、二垫固定法(用于侧方移位骨折)和三垫固定法(用于成骨畸形骨折)。 扎带 1、扎带的约束力是固定力的来源; 2、扎带的松紧度要适宜。过松则固定力不够,过紧则引起肢体肿胀,压伤皮肤,重者则发生肢体缺血坏死。 3、捆扎后要求能提起扎带在夹板上下移动1cm,即扎带的拉力为800g左右。 夹板固定的操作步骤 1、选择合适的夹板,并将所需用的固定器材准备齐全。 2、整复完毕后,在助手维持牵引下,按需外敷药膏,放置压垫于适当的位置,用胶布贴牢。将棉垫或棉纸包裹伤处,勿有皱褶,置夹板于棉垫外面,排列均匀,板间距为1~1.5cm。夹板的两端勿超出棉垫,骨折线最好位于夹板之中央,由助手扶持夹板,术者依次捆绑扎带。依需要捆扎3~4道,两端扎带距板端1~1.5cm为宜,防止滑脱。 3、固定完毕后,如需附长板加固者,可将其置于小夹板的外层,以绷带缠绕。也可配合持续牵引治疗。 夹板固定后注意事项 1、抬高患肢,以利肿胀消退; 2、密切观察伤肢血运情况; 3、注意询问骨骼突出处有无灼痛感,防止压迫性溃疡的发生; 4、注意经常调整扎带的检紧度。 5、定期进行X线检查。 6、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 石膏固定 1、 需在整形的部位上使用纱布或棉套缠绕; 2、 戴上乳胶手套; 3、 每次打开一袋适当尺寸的包装袋,把绷带浸在室温的水中3-6秒钟左右,充分吸满水,然后挤压2-3次,并且在3-5分钟内迅速使用; 4、 根据需要从狭窄的部开始往宽部呈螺旋形缠绕或反复折叠呈托型,根据骨骼和肌肉情况塑造形状; 5、 非支撑部位缠绕2-3层,支撑部位缠绕5-8层。 理想的材料 卓越的防水性能 ; 重量轻; 强度高 ; 透气性好; 根据整形部位的不同,有多种规格 ; 使用简单方便; X射线透射性良好; 固化后强度和耐久性良好; 容易拆除; 使用后完全燃烧,无环境污染。 牵引疗法 牵引疗法是通过牵引装置,悬垂之重量为牵引力,重量为反作用力,达到缓解肌肉紧张和强烈收缩,整复骨折、脱位,预防和矫正软组织挛缩,以及对某些疾病术前组织松解和术后制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牵引疗法分为皮肤牵引、骨牵引及布托牵引等。 皮肤牵引 凡牵引力通过对皮肤的牵拉而使作用力最终到达患处,并使其复位、固定和休息的技术,称皮肤牵引。由于皮肤本身所能够承受的力量有限,且胶布对皮肤有刺激和粘着不持久,所以临床适应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 伤科治疗方法 一附院二骨科 晋大祥 四大治疗原则 1、动静结合 2、筋骨并重 3、内外兼治 4、医患合作 四大治疗方法 1、手法 2、固定 3、药物 4、练功 一、药物疗法

文档评论(0)

kc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