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语文园地五》学设计.doc免费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2.背诵积累对联,体会古代对联的文化与魅力; 3.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 【教学重点】 1.领悟“比照”的写法; 2.背诵积累对联,体会古代对联的文化与魅力。 【教学难点】 1.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教学过程】 过渡语:同学们,这个星期我们学习了三篇描写世界文化遗产的文章,这些文章之中用了许多的说明方法,那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哪些说明方法呢?(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让我们一起到具体的句子中去看看,请同学们翻到课本97页。 一、我的发现 1.初读句子,说说课文中的两个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师:自由读一读“我的发现”中的两个句子,说说这两个句子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城墙顶上铺着方转,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打比方),五六匹马可以并行(作比较)。 (2)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列数字),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作比较)。 2.再读句子,畅谈从课文中的两个句子能发现什么。 (1)师:看来同学们对说明方法已经十分清楚了,那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这两句话,你还可以发现什么呢? 生1:都用了作比较的方法。 生2:作比较的部分都是我们熟悉的事物。 生2:作比较以后能够使物体的特点更加具体、想象。 生畅谈,师引导归纳:句子的后半部分,都拿我们熟知的事物作比照,解释说明事物的特点,使得事物的特点更加具体、形象。 (2)师:同学们的小眼睛真亮,俗话说,动脑要与动笔结合,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笔用横线划出作比照的部分。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发现了“两个句子的后半部分,都拿我们熟知的事物作比照,解释说明事物的特点,使得事物的特点更加具体、形象。”那小林与小东又发现了什么呢?自由读一读小东与小林的对话。并用横线划出小林的发现。 3.读一读小林与小东的对话,将“自我发现”与“他们的发现”进行比较。 (1)用横线划出小林的发现:这些句子的后半部分,都拿我们熟知的事物来比照。 (2)用波浪线划出这种写法的作用:十分具体形象。 (3)读一读“发现”和“作用”部分。(自由读、齐读) (4)联系旧知,出示句子: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 师:我们的小东不仅发现了这样写的作用,还联系了以前学过的内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句话。 ①讨论:用 写出了 ,真是具体形象! ②用横线划出作比照的部分。 4.做练习巩固 过渡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让我们一起来做几道练习。 (1)这座塔很高, 。 ①这座塔很高,差不多有10层楼房那么高。 ②这座塔很高,从塔下走到塔顶,足足要花20分钟。 (2)这棵树的树干很粗, 。 例句: ①这棵树的树干很粗,直径长达10米,周长约31.4米 ②这棵树的树干很粗,差不多21个人才能够将它完全包住。 (3)这个阶梯教室大约有350平方米, 。 例句: ①这个阶梯教室大约有350平方米,是我们教室大小的10倍。 ②这个阶梯教室大约有350平方米,如果绕教室四周走一圈,差不多要6分钟。 5.教师小结 如果要使某一物体的特点写具体、形象,可以拿具体事物来比照,在写作之中也可以运用这点。 二、日积月累 过渡语:现代的作者拿具体事物来比照将我们景点的特点描写得具体、形象,而古时的诗人,行至某处,都会吟诗作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景点的楹联。楹联是对联的一种,旧时贴在庙宇、寺院的楹柱上的对联,那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种独有的文化遗产,它能够用非常简洁、非常对称的语言把这一景点的特色描写出来。想去看看楹联吗?请同学们翻到“日积月累”部分,自由地读一读这几句楹联。 1.出示楹联 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颐和园月波楼) 树红树碧高低影 烟淡烟浓远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 2.朗读楹联 自由读、指名读、师范读,纠正字音,指导学生读好对联。 3.学生交流对这几幅对联的大体理解,相机出示相关风景图片 师:将对联读好是首要任务,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诗歌所描绘的景色。一fù对联 (1)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颐和园月波楼) ①读这一组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大意:小路两边幽竹茂盛,竹子的影子投下来,路上像是铺满了或浓或淡的云。入夜后,帘纱半卷,月光如泻,四周好像罩上了一层薄纱,

文档评论(0)

剑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