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说文》委,委也义疏.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SrcShow.asp?Src_ID=1623 PAGE 收稿日期:2011年8月19日 發佈日期:2011年8月21日 頁碼: PAGE 1/ NUMPAGES 10 《說文》“委,委隨也”義疏 蕭旭 靖江市廣播電視台 《說文》:“委,委隨也。从女从禾。”治《說文》諸家謂當從小徐本作 治《說文》諸家謂當從小徐本作“從女禾聲”,參見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12132--12133頁。 委隨,治《說文》諸家理解不同,要之有以下幾說: (1)徐鍇曰:按《春秋左傳》曰:“女子從人者也。”臣次立曰:“禾非聲。”徐鍇《說文解字系傳》,中華書局 徐鍇《說文解字系傳》,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243頁。 (2)徐鉉曰:委,曲也,取其禾穀垂穗委曲之皃,當云從禾。徐鍇《說文解字系傳》,中華書局 徐鍇《說文解字系傳》,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243頁。 (3)段玉裁逗作:“委,隨也。”注云:隨,從也。隨其所如曰委……《詩》之“委蛇”即“委隨”,皆疊韻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19頁。《漢語大詞典》(縮印本)從此句讀,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2282頁。 (4)王筠曰:委隨疊韻,即《詩·羔羊》之“委蛇”也。王筠《說文解字句讀》,中華書局 王筠《說文解字句讀》,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496頁。 (5)桂馥曰:委隨也者,《釋名》:“委,萎也,萎蕤就之也。”或作“委蛇”,又作“逶虵”,又作“??迆”。桂馥《說文解字義證》,齊魯書社 桂馥《說文解字義證》,齊魯書社1987年版,第1082頁。 (6)朱駿聲曰:按委隨猶委蛇,疊韻連語。從女從禾,意亦支離傅會。即如所說,是與‘倭順’同字。按本訓積也,從禾威省聲,讀如阿者,聲之轉。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武漢市古籍書店 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武漢市古籍書店1983年版,第557頁。 (7)徐灝曰:委蓋婦女委婉遜順之義,故從女,而用禾為聲……引申為凡委曲之偁,又為委隨、委靡、委棄、委置。徐灝《說文解字注箋》,收入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第 徐灝《說文解字注箋》,收入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第12133頁。 (8)王夫之曰:委,本訓隨也,順隨而下也。從禾從女,禾熟則下垂也,女以降下順隨為道也。有任隨其下而不復收之義,故借為“委棄”字。又置於地曰委,委贄置地也;垂於下曰委,委佩垂至地也。通為“委積”之委,謂芻粟藉地而置也。順于地者必曲,故轉為“委曲”字王夫之《說文廣義》,收入《船山全書》第9 王夫之《說文廣義》,收入《船山全書》第9冊,岳麓書社1989年版,第224頁。 (9)章太炎曰:《說文》:“委,委隨也。”此與“委蛇”、“阿那”、“旖施”聲誼相近章太炎《小學答問》,收入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第12134 章太炎《小學答問》,收入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第12134頁。 諸家謂或作“委蛇”得之,但語焉不詳,有必要申證之。“委隨”為漢代人常語,本義指禾穗下垂,隨讀為墮。“委棄”、“委置”、“委靡”、“隨從”、“委積”是其引申義,“委曲”義讀為宛參見章太炎《小學答問》,收入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第12134頁。王力《同源字典》“委”、“宛”在“曲”義同源,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123頁。朱駿聲則謂訓“曲”叚借為“隈”。劉師培《古文字考》謂“委積”義叚借為“蘊”,字又轉作“宛”、“鬱”,收入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第12134頁。。諸家謂“委”本義為“委曲”、“隨從”、“委積”,並失之。王夫之所言,除以“隨”為本義可商外,其餘並可參考。《白虎通義·五行》:“火在南方,南方者,陽在上,萬物垂枝,火之為言委隨也,言萬物佈施。火之為言化也,陽氣用事,萬物變化也。”此正“委隨”訓下垂之確證。引伸形容懶散、軟弱,《文選·七發》:“四支委隨,筋骨挺解。”李善注:“委隨,不能屈伸也。”吕延濟注:“委隨,不相着也。”《魏書·王嶷傳》:“嶷性懦緩,委隨不斷,終日在坐,昏睡而已。”魏·嵇康《卜疑集》:“吾寧發憤陳誠,讜言帝庭,不屈王公乎?將卑懦委隨,承旨倚靡,爲面從乎?”或作“委惰”、“委”,《楚辭·嚴忌·哀時命》:“欿愁悴而委惰兮,老冉冉而逮之。”王逸注:“委惰,懈倦也。”《釋文》作“委”,姜亮夫曰:“按惰古入歌部,則委惰猶委蛇也。叔師釋為懈倦者,依惰字立說,以釋漢賦家新更之字義,或然也,實亦未離其語根之義。”姜亮夫《楚辭通故(四)》,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8頁。姜氏引“惰”誤作“隋”,徑正。“委惰()”即“委隨”,由下垂義引申為懈倦,姜說稍疏。引申為順從專字為“倭”,《說文》:“倭,順皃。”,《後漢書·竇憲傳》:“憲以前太尉鄧彪有義讓,先帝所敬,而仁厚委隨,

文档评论(0)

剑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