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3 立体几何大题 -*- -*- -*- -*- -*- 1.证明线线平行和线线垂直的常用方法 (1)证明线线平行常用的方法:①利用平行公理,即证两条直线同时和第三条直线平行;②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平行转换;③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证线线平行;④利用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进行平行转换. (2)证明线线垂直常用的方法:①利用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即高线的性质;②勾股定理;③线面垂直的性质:即要证两直线垂直,只需证明一直线垂直于另一直线所在的平面即可,即l⊥α,a?α?l⊥a. -*- 2.证明线面平行和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 (1)证明线面平行的常用方法:①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把证明线面平行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②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把证明线面平行转化为证明面面平行. (2)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①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把线面垂直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②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把证明线面垂直转化为证明面面垂直;③利用常见结论,如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等. -*- 3.证明面面平行和面面垂直的常用方法 (1)证明面面平行的方法 证明面面平行,依据判定定理,只要找到一个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即可,从而将证明面面平行转化为证明线面平行,再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 (2)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 证明面面垂直常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证明一个面过另一个面的一条垂线,将证明面面垂直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一般从现有直线中寻找,若图中不存在这样的直线,则借助中点、高线或添加辅助线解决. -*- 4.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与垂直 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a1,b1,c1),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μ=(a2,b2,c2),v=(a3,b3,c3),则: (1)线面平行:l∥α?a⊥μ?a·μ=0?a1a2+b1b2+c1c2=0. (2)线面垂直:l⊥α?a∥μ?a=kμ?a1=ka2,b1=kb2,c1=kc2. (3)面面平行:α∥β?μ∥v?μ=λv?a2=λa3,b2=λb3,c2=λc3. (4)面面垂直:α⊥β?μ⊥v?μ·v=0?a2a3+b2b3+c2c3=0. -*- 5.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 (1)线线夹角的计算:设l,m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b,且它们的夹角为 (2)线面夹角的计算:设平面α的法向量为n,直线AB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如下图, -*- (3)面面夹角的计算:设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n1,n2,α与β的夹角为θ,如下图, 6.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5.3.1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 -*- 考向一 考向二 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证明 解题策略一 几何法? 例1(2017江苏,15)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AB⊥AD,BC⊥BD,平面ABD⊥平面BCD,点E,F(E与A,D不重合)分别在棱AD,BD上,且EF⊥AD. 求证:(1)EF∥平面ABC; (2)AD⊥AC. -*- 考向一 考向二 证明 (1)在平面ABD内,因为AB⊥AD,EF⊥AD, 所以EF∥AB. 又因为EF?平面ABC,AB?平面ABC, 所以EF∥平面ABC. (2)因为平面ABD⊥平面BCD, 平面ABD∩平面BCD=BD,BC?平面BCD,BC⊥BD, 所以BC⊥平面ABD. 因为AD?平面ABD,所以BC⊥AD. 又AB⊥AD,BC∩AB=B,AB?平面ABC,BC?平面ABC, 所以AD⊥平面ABC. 又因为AC?平面ABC,所以AD⊥AC. -*- 考向一 考向二 解题心得从解题方法上说,由于线线平行(垂直)、线面平行(垂直)、面面平行(垂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整个解题过程始终沿着线线平行(垂直)、线面平行(垂直)、面面平行(垂直)的转化途径进行. -*- 考向一 考向二 对点训练1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PA⊥平面ABCD,PA=AB=2,E,F分别是PB,PD的中点. (1)求证:PB∥平面FAC; (2)求三棱锥P-EAD的体积; (3)求证:平面EAD⊥平面FAC. -*- 考向一 考向二 (1)证明 连接BD,与AC交于点O,连接OF, 在△PBD中,O,F分别是BD,PD的中点,所以OF∥PB. 又因为OF?平面FAC,PB?平面FAC,所以PB∥平面FAC. (2)解 因为PA⊥平面ABCD,所以PA为三棱锥P-ABD的高. 因为PA=AB=2,底面ABCD是正方形, 因为E为PB的中点, 所以S△PAE=S△ABE, -*- 考向一 考向二 (3)证明 易知AD⊥平面PAB.因为PB?平面PAB,所以AD⊥PB.在等腰直角三角形PAB中,AE⊥PB.又AE∩AD=A,AE?平面EAD,AD?平面EAD,所以PB⊥平面EAD. 又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能力方法指导篇 5 规范组织答案的能力.ppt
- 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能力方法指导篇 4 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t
- 19年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 专题10 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ppt
- 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知识专题突破篇 2 企业生产与就业投资.ppt
- 19年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 专题1 货币、价格与消费.ppt
- 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能力方法指导篇 1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ppt
- 19年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 专题12 历史唯物主义.ppt
- 19年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 专题3 收入与分配.ppt
- 19年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 专题2 生产、劳动与经营.ppt
- 19年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 专题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ppt
- 19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五 立体几何 5.3.2 角与距离 理.ppt
- 19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八 客观压轴题 8.1 高考客观题第12题专项练 理.ppt
- 19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八 客观压轴题 8.2 高考客观题第16题专项练 理.ppt
- 19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六 统计与概率 6.1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小题组合练 理.ppt
- 19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六 统计与概率 6.2 统计与概率小题专项练 理.ppt
- 19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六 统计与概率 6.3.1 统计与概率大题 理.ppt
- 19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四 数列 4.1 数列小题专项练 理.ppt
- 19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四 数列 4.2.1 数列大题 理.ppt
- 19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六 统计与概率 6.3.2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理.ppt
- 19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四 数列 4.2.2 数列中的证明及存在性问题 理.ppt
最近下载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期末试卷.docx VIP
- 地铁疏散平台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1中国智能家居生态发展白皮书.pptx VIP
- 中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报告.docx VIP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_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docx VIP
- 智能家居生态发展白皮书.pptx VIP
- 2018-2024年海峡杯数学竞赛真题及答案(三年级).pdf VIP
- 铁路线路防护栅栏(通线〔2023〕8001)下.docx VIP
- 范德堡法.doc VIP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高中语文高三期末通关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