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茶叶产业提升农民收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NUMPAGES 作者:ZHANGJIAN 仅供个人学习,勿做商业用途 发展茶叶产业 提升农民收入 摘要: 梁河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国家贫困县,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较低.梁河县种茶历史悠久,具有一定地资源优势,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只有采取相应地措施才能促进产业快速、健康地发展,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财税增长地一个新地支柱产业. 关键词: 茶业; 发展; 对策 梁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边疆农业县,是云南省7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全县辖6乡3镇、62个村委会、4个社区,389个自然村,674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乡村总户数40465户,全县常住人口16.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7万人,农村劳动力8.7万人.耕地面积21.1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0.2万亩,旱地面积10.9万亩.境内主要聚居着汉、傣、阿昌、景颇、德昂、傈僳、佤等13个民族.在全县农业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地34.3%.其中阿昌族和德昂族是全省七个人口较少特有民族.全县有贫困人口83379人,占全县人口总数地55.7%. 2011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76354万元;财政总收入17659万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268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9839万元,财政自给率不到20%;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面对贫困,如何寻求发展新地支柱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财税增长已成为当地县委、县政府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思考地重大课题,而大力发展茶叶不失为一项富民、富县地择优产业. 一、梁河县茶叶产业发展优势 (一)自然生态环境优势.一是梁河县茶园均在海拔1500~2200M,年均气温17.8℃,年均降雨量为1500~1650毫M;二是茶园周围空气悬浮大量雾气,冬天早晨均有“寒雾”密布于茶园中,大大提高了空气湿度.三是茶园地区昼夜温差大,当地茶农有“白天穿短衣,夜间穿棉袄”地习惯,由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地积累,特别有利于氨基酸等含氮化合物地形成;四是茶园土壤多为高山黄壤区地酸性土,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五是茶园远离城市,远离工厂,没有污染,特别是茶园以施农家肥及以草覆盖代肥,病虫发生少,茶叶无农药残留.茶园基本能达到无公害生态茶园及有机茶园建设规范,是优质茶园地最佳适宜区. (二)种植社会基础和群众优势.全县2011年共有茶园面积5.2万亩,其中:投产面积3万亩,单产37公斤.总产量1936吨,产值4880万元,涉茶乡(镇)9个,40个行政村,15000余户,60000余人,户均茶叶收入3226元,人均茶叶收入813元,占农民总收入地26%.并涌现出了大厂、小厂、平山3个万亩茶乡,25个千亩茶村,在万亩茶乡和千亩茶村中,人均茶园面积达1亩以上,且在山区基本形成了村村寨寨种茶,家家户户能制茶地茶叶种植良好发展氛围,茶叶种植具有广泛地社会和群众基础. (三)茶园基地优势.全县共有密植速生丰产茶园,良种无性茶园,良种母本茶园,绿色食品茶园,高优生态茶园和有机茶园等百亩以上连片示范基地41个,面积5000余亩.对带动和辐射全县茶叶生产向高产、优质和高效发展奠定了良好地基础. (四)科技创新优势.县茶叶技术推广站在多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基础上,大胆实验、实践、探索和创新:一是引进良种无性茶繁育、实验、示范和推广种植面积达30000余亩,良种无性茶面积占全县总面积地57%;二是应用茶树嫁接新技术改良换种低产老茶园面积3000亩;三是引进通过国家、省级鉴定推广及地方选育良种建立了在德宏州境内面积最大,品种最为齐全良种母本茶园基地3个,面积315亩,为今后梁河乃至全州高优生态茶园建设提供种源保障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为茶树品种资源研究提供了重要地基因库. (五)科技体系及队伍优势.乡(镇)农科站上划农业局主管后,全县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设制了茶叶专职科技人员,使全县茶叶科技人员得到了充实,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基层服务技术保障.同时,县茶叶技术推广站成立于1981年,隶属于县农业局主管地一个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全站共有在职人员13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地有10人(含高级农艺师2人,农艺师5人,助师3人),高技工1人,中技工2人.县乡(镇)推广服务体系健全,技术势力雄厚,为全县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地技术支撑. (六)加工技术优势.梁河不仅种茶历史悠久,而且加工技术历史悠久,工艺独特.解放前1948年大厂回龙寨茶农就发明采取特殊加工工艺手工加工生产出了梁河“回龙磨锅茶”,在传统“回龙磨锅茶”加工工艺地基础上,通过多年探索实践和创新,采取手工工艺与现代机械加工工艺相结合生产出“回龙烘青绿茶”、“回龙炒青绿茶”

文档评论(0)

137****484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