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今墨对药浅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施今墨对药浅识 转贴 ============================= 发布时间:2009-12-16 13:46   吾父杨浩观悬壶60余年,早年从师于当代名医施今墨先辈门下,聆听教诲,受益非浅。   杨老曾言:“施老师淳淳告诫临证如临阵,用药如用兵。用药之配伍颇具技巧,身为医者应如司令员之熟习将士特点,临阵调配兵种,指挥自如,始克顽敌。”“治病如作战,药之配伍如将兵之调配。运筹惟幄、决策千里。医者必须熟习药性,精研配伍,亦是同理也。”杨老尊从师教,七十余年来熟读药理,精研配伍,在临证用药及药物之调配上颇具心得。现仅将杨老“对药”在临床运用的体会简述一、二。   杨老言“施老师善于用药人所众知,但他更精于辨证,他曾告诫我们必须明辨证候,才能灵活用药,不知医理,即难辨证,辨证不明则无从立法,致堆砌药味,杂乱无章。故此精确的用药要建立在精确的辨证之基础上,不得忽视。   施老临床处方常常双药并书,两味药一组。其常用于临床者达两百余组。究其深含,每组药配伍不外以下四种目的。 1 对药配伍目的 1.1 相互协助,增强药力。   即所用对药功用大致相同,配伍以增药效。如:杏仁伍川贝。两药同用共增化痰止咳之力。青皮伍陈皮。两药均可理气,青皮行于左;陈皮善走右。二药伍用理气止痛,调中快膈。鳖甲伍龟板。鳖甲滋阴潜阳退热;龟板滋阴潜阳散结。两药伍用滋阴清热治疗骨蒸潮热,盗汗等阴虚发热症力洪。又如:平肝潜阳之磁石伍石决明等等。此类对药在施老惯用“对药”中占绝大比例。 1.2 相互制约而展其长。   即所用对药性味相异,同用相互制约其副作用,更好的发挥其治疗作用。如:熟地伍砂仁。熟地益肾补血,砂仁辛散醒脾,以砂仁辛散之性去熟地腻胃之弊。二药同用补血开胃。鹿角胶伍龟板胶。两者一补肾阳,一补阴血,一阴一阳,取其“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之义,阴阳双补。吴茱萸配黄连。吴茱萸温中散寒止痛,黄连清热燥湿,以吴茱萸之辛热制黄连之苦寒。两药同用和胃制酸,治疗肠胃病的呕吐、吞酸、腹痛、泻痢等。枳实伍白术。枳实破气消积;白术健脾和中。两者一补一泻相伍而用可达健脾消痞的功效。治疗心下痞满、胃下垂、脱肛等内脏弛缓无力之证。又如:赤芍伍白芍。赤芍活血通络;白芍敛阴养血。两者一活一敛共达养血止疼,凉血清热的作用。此类对药在施老常用对药中所占比例仅次于上一类。 1.3 两药合用,另生新用。   此类药系施老总结多年临床治疗经验所创。如:苍术配元参。苍术健脾燥湿;元参滋肾养阴,以元参之润制苍术之燥。两药伍用敛脾精而健中更强。消除糖尿病之过高血糖,其功益彰。瓦楞子伍鱼枕骨。瓦楞子能行血散结化痰;鱼枕骨可软坚散结。两者伍用治疗各种结石症。卧蛋草伍仙鹤草。卧蛋草在本草纲目中名地锦具有强心活血之功;仙鹤草止血、凉血。两者合用可强心和血治疗心跳过速其效甚显。又如:以蝉衣伍凤凰衣。治疗声嘶、音哑。菖蒲伍蝉衣治疗耳鸣、头响等皆属此类。 1.4 两药合用有沟通导引作用。   此类对药为数最少。如细辛伍石膏。以细辛之辛散引石膏之甘寒直达上焦以清其热。僵蚕伍白芷。僵蚕祛风通络;白芷祛风止痛。以白芷之辛散引僵蚕真达头面,祛风通络止痛。治疗风热痰浊瘀阻上焦所致头痛或面部肌肉痉挛效果颇佳。又如:羌活伍独活。二活同用,羌活引独活走上,独活又可引羌活走下,一上一下直通足太阳膀胱经,以祛风通络止痛。治疗风痹的周身串痛。 2 对药临床运用   现仅举外感病,糖尿病为例浅谈杨老在临床上运用对药的临床应用。 2.1 外感病   四季皆有不正之气故四季均有外感病。《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外因——六淫之邪通过内因始生致病作用。确为至理名言。杨老在治疗外感病时定要审表里之比重及正邪虚实之程度而后定治法。着重辨别表里、虚实。外邪侵入的部位不同所致的症状不同治法各异。辨表里即为分层次,论虚实即考虑邪、正关系。在治疗上杨老认为外邪入侵要予以出路,万不可闭门缉盗。祛邪之路有三,为汗、为二便。邪在表以汗解,在里多从大便而除。因此分清表里,邪之部位最为重要。施老当年曾创下,“七解之清”;“六解四清”;“半解半清”;及“四解六清”……等表里同治之法。这就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精确的辨证、准确的用药才能达到如此精确的治疗。临床中过汗则伤津,致阴虚而邪不去。过下则正衰而气下陷,致旧邪未除新邪又侵。汗之、下之恰到好处实为初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