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栽培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桑黄栽培技术 概述 药用真菌是一类作为药物用以治疗疾病的真菌。现约有20余种,大多以子实体、菌核等入药。药用菌中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例如多糖、多肽、生物碱、酶、核酸、氨基酸、维生素以及植物激素等,对人的心血管、肝脏、神经、消化系统的多种疾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培养方式主要有人工栽培法、液体发酵法和固体发酵法。其中液体发酵法劳动强度小,占地少,产物易纯化提取,对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适宜工厂和研究机构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但要注意保证菌丝的生长环境,主要有碳源、氮源、无机盐、PH、温度、溶氧、搅拌以及发酵周期。 药用真菌普遍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例如免疫调节活性、抗肿瘤活性抗病毒活性、降血压、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抗血栓以及保肝作用。 桑黄的生物学特性 桑黄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s),层菌纲(Hymenomycetes),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锈革孔菌科(Hymenochaetaceae),针层孔菌属 (Phellinus),是一种多年生的药用真菌。 民间对桑黄的认识 桑黄有着“森林黄金”之美称。古代有“如果得到附生于桑树上的黄色疙瘩,死人也可复活”的传说,民间把它作为一种治疗肝病、癌症的良药。最早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其能治血崩、血淋、脱肛泻血、带下、经闭等症。其子实体入药,味微苦,能利五脏、软坚、排毒、止血、活血等,《神农本草经》将桑黄描述为“久服轻身,不老延年”,还有解毒、提高消化系统机能的作用。 桑黄子实体的形态特征 从形态上看子实体中等至较大,无柄,菌盖扁半球形或马蹄形,木质,浅肝褐色至暗灰色或黑色,老时常龟裂,无皮壳,初期有细微绒毛,颜色黄褐色或咖啡色,以后光滑,有同心环棱,管孔多层,与菌肉同色,刚毛基部膨大,顶端较尖,子实层中通常有大量的锥形刚毛存在。主要有三种:裂蹄木层孔菌、鲍氏层孔菌、火木层孔菌。 桑黄菌丝的形态特征 主要介绍三种针层孔菌属真菌,包括:淡黄木层孔菌、裂蹄木层孔菌、火木层孔菌。 淡黄木层孔菌,菌落生长特性:生长速度较快,菌丝在1~2周内覆盖平板。生长新区均匀,轻微升高的气生菌丝体延伸到生长区的边缘。菌落最初白色,为轻微升起的短棉絮状,渐变成烟褐色、茶褐色和棕褐色,为更紧实的毡状和丝绒状。反面无变化或在有色的菌丝体下变为蜜黄色和土褐色,无气味。菌丝特征:生长新区的菌丝透明,薄壁,简单分隔,分枝。腐朽类型:生于蒙古栎柳等阔叶树的活立木干基上,枯立木、倒木上,偶尔也在针叶树上引起木材白色腐朽。 裂蹄木层孔菌,菌落生长特性:生长慢,平板在6周内没有覆盖。生长新区锯齿状,为轻微升起的白色稀疏绒毛状菌丝体。菌落初为白色,渐变为淡黄色、黄褐色,由绒毛状变为棉絮状,最后呈毡状,菌落反面为棕褐色。气味轻微或无。菌丝特征:生长新区的菌丝透明、简单,内含物丰富,菌丝颜色不规则加深,有分枝。腐朽类型:菌体可引起暴马丁香等阔叶树心材白色腐朽。 火木层孔菌,菌落生长特性:生长慢,平板在6周内覆盖。生长新区锯齿状,白色,轻微升起的气生菌丝体延伸到生长区边缘。菌落白色到微带奶油黄色、黄褐色、蜜黄色。边缘绒毛状,较老的部位为棉花状和羊毛状、毡状。生长新区反面无变化,老区反面奶油黄色到黄褐色。气味轻微或无。菌丝特征:生长新区的菌丝薄壁,透明,有一主干,呈树枝状分枝,具不明显的简单分隔,内含物丰富。腐朽类型:生于杨、桦、柳、栎等阔叶树活立木干上,引起树干心材白色海绵状腐朽。 菌丝体显微结构的观察 初始阶段菌丝壁薄,黄绿色,透明,顶端钝圆,有一主干,极少分枝,具不明显的简单分隔,原生质丰富。老熟菌丝隔膜处常隆起,节长呈骨棒状,菌丝分枝处偶有直角分枝。基内菌丝与新生菌丝相似。无锁状联合。 菌落的形态特征 培养皿内初期菌丝体为米白色细小绒毛,逐渐向黄色过渡,新生区边缘锯齿状,第4d可见分层,沿接种块周围向外周辐射生长,颜色由嫩黄色渐淡。进入生长旺盛期后,菌丝体逐渐浓密,中央稍有突起,第13d可见黄白色并有两条嫩黄色环,第16d至第22d可见第三条黄色环,培养基被完全覆盖,背面可见黄褐色点状黄色环。生长最快的菌丝体浓密,颜色鲜黄,随着培养天数增加逐渐老化,完全覆盖培养皿时菌丝体黏结成片状。 桑黄的人工培植 桑黄依其寄生树种不同,形状、颜色和所含的药用成分也不尽相同。目前市场上主要有:桑树桑黄、杨树桑黄、松树桑黄、黑桦树桑黄、白桦树桑黄、暴麻子树桑黄,漆树桑黄等。其中,寄生于桑树之上的桑黄才是正宗的桑黄。桑黄子实体的生长受其生理状态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制约,因此在自然界中形成子实体较困难,造成天然桑黄数量非常稀少。 1.营养条件 营养是桑黄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丰产的根本保证。桑黄菌是兼性寄生,但以腐生

文档评论(0)

186****64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