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原理复习题带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填空 1. 评定实际循环的指标称为指示指标它以 工质对活塞所做之工 为基础。 2. 发动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指标是以 曲轴输出功 为基础,代表了 发动机的整机性能,通常称为有效指标。 发动机的主要指示指标有指示功率、 平均指示压力、 指示燃烧消耗率和指示热效率。 发动机的主要有效指标有有效功率、 平均有效压力、有效热效 率、有效燃油消耗率和有效转矩。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包括进气过程和排气过程。 发动机进气管的动态效应分为(惯性)效应和【波动】效应两类。 7. 在汽油的性能指标中,影响汽油机性能的关键指标主要是 【 】 和馏程;评价柴油自燃性的指标是【 十六烷值 】;评价汽油抗 爆性的指标是【 辛烷值 】。 8、使可燃混合气着火的方法有【 高温单阶段着火 】和【 低温单 阶段着火 】两种,汽油机的着火方式是【 高温单阶段着火 】。柴 油机的着火方式是【 低温单阶段着火 】。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按检测进气量的方式分为【质量流量控 制 】和【 速度密度控制 】【节流速度控制】两类,按喷嘴数量和 喷嘴安装位置分为【缸内喷射 】和【进气管喷射 】两类。 10、汽油机产生紊流的主要方式有【挤流】和【近期涡流】两种。 11、最佳点火提前角应使最高燃烧压力出现在上止点后【 5 】度曲 1 轴转角。 柴油机喷油器有【 孔】式喷油器和【轴针 】式喷油器 两类,前者用于直喷式(统一式)燃烧室中,后者用于分隔式燃烧室 中。 12,油束的雾化质量一般是指油束中液滴的 【细度 】和【 均匀度 】。 柴油机分隔式燃烧室包括【 涡流式】式燃烧室和【 预燃式 】式燃烧室两类:直喷式燃烧室分为【 开 】式燃烧室和【 半开】式燃烧室两类。 柴油机上所用的调速器分【全程式 】式和【 两极 】式两类。一般【 全程式 】式调速器用于汽车柴油机, 【 两极 】式调速器用于拖拉机柴油机。 根据加热方式不同,发动机有【等容加热循环 】、【混合加热循环 】、【 等压加热循环】、三种标准循环形式。 16、理论循环的评定指标有【循环热效率 】和【 循环平均压力 】, 前者用于评定循环的经济性,后者用于评定循环的做工能力。 17, 评定实际循环动力性的指标有【 平均指示压力 】和指示功率; 评定实际循环经济性的指标有指示热效率和【 指示燃油消耗率 】。 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是由 【 进气 】【 压缩 】【燃烧 】【 膨胀 】和排气五个过程组成的。 19、发动机的动力性指标包括有效功率、 【有效功 】、【 有效功率、 有效转矩、平均有效压力 】、转速和活塞平均速度。 20、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分为 【自由排气 】、【 强制排气 】、【 进气】 和气门叠开四个阶段。 2 21、影响气缸充气效率的因素有【关闭时缸内气体压力 Pa 】、【 缸内气体温度 Ta 】残余废气系数,压缩比及气门正时等。 22、发动机换气损失由 【 排气损失 】和【 进气损失 】两部分组成。 23、国产柴油是按【 凝固点 】编号的;国产汽油是按【 辛烷值 】 编号的。 24,汽油机的正常燃烧过程按压力变化特点可分为 【着火落后期 】、 【 明显燃期 】、【补燃期 】三个阶段。 25,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分为【 爆燃 】和【表面点火 】两类。 26,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 着火落后期 】【 速燃 期 】【缓燃期 】和【补然期 】。 27,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方式有【空间雾化混合 】和【壁面油膜蒸 发 】。 28,内燃机的使用条件大致可分为恒速工况, 螺旋桨工况面工况流体 阻力负荷等,汽车发动机工况就属于【 面工况 】。 29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由【 喷射供给系统 】【 】【电子控制单元 】 三个子系统组成。 二 名词解释 循环平均压力 :单位气缸容积所做的循环功 2 平均指示压力:单位气缸容积一个循环所做的的功 3 指示功率 :发动机单位时间所做的指示功 4 指示热效率:发动机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所消耗的燃料热量比值 3 5 指示燃料消耗率 :单位指示功的耗油量 6 有效热效率 :发动机实际循环的有效功与得到此有效功所消耗热量的比值 7 升功率 :发动机每升工作容积所发出的有效功率 8 过量空气系数: 燃烧 1KG燃油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 9. 9 混合气热值:单位量(固液体燃料为 1KG,气体为 1 立方米)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10 燃烧放热规律:瞬时燃烧放热速率和累积放热百分比随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 11 循环热效率: 工质所做的循环功与循环加热量之比 12 指示功:气缸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所做的有用功13 13 有效功率 :指示功率 Pi 与机械损失功率 Pm之差 平均有效压力:单位气缸工作容积输出的有效功 15 有效燃料消耗率 :每小时单位有效功率所消耗的燃料 1

文档评论(0)

bc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