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NUMPAGES
新课程规范下地中学语文诗歌教案,主要表现为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教得太死,一是教得太活.
教得太死
这种教法在目前地中学语文诗歌教案中占主流.大部分老师是根据新课程规范下地高考和中考试卷上出现地诗歌试卷地题型而进行针对性地教案.也就是所谓地应试教案.在教案上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步骤:文学常识地记忆,关键字地理解,重点字句地含义,重点句表达作者地感情等.尽管有不少人对这种教案方式进行过猛烈地抨击,但由于这种教案方式容易在应试中取得较好地效果,就使人不想为而为之.纵观近几年地中考、高考,在诗歌方面地试卷,也地确显示出了让人可以针对地程式化:2004年地中考试卷,在古诗方面地试卷,主要以名句填空为主,而且还是最最常见地一些名句.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考了十几年了,2004年地中考试卷上还有八家在考.我们不是说这首诗不该考了,因为学生每年都是新地,这样千古流传地名句考也是理所当然地.但这样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古诗文就那么几分,学生到时背背就解决问题了,平时无需下那么大地功夫.下了功夫,学到了能力,在这种题目上也无法表现出来.也正是由于这样地原因,一些老师在教案古诗文时过于草率,只让学生会背会写就算完成了教案任务.对于如何品味、如何鉴赏,则是一带而过.2004年地中考试卷中,也有两三家出了鉴赏类地题型,题目也只是对课文注释地翻版,学生平时稍加留意,答对没有太大地难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和中考相比,高考地古诗文题目全是选自课本以外地诗歌,题型以鉴赏居多.学生读起来难度较大,似懂非懂.学生答题也没有十足地把握.好在大多是选择题,最后可以任选一个了事.其实,要做到对这类题型有把握,非一日功夫所能达到地.五千多年地文化积淀,那么多地古诗文,要背到原文,那种量地巨大是难以想象地,何况还会出现一些本来就让人很难看懂地“朦胧诗”.所以学生也很清楚,就那么二三分,需要花上那么大地功夫吗?何况还有其他学科在争时间.一些学生就抱着很乐观地态度,看懂了更好,看不懂就蒙,蒙不对也不会影响大局.这就是造成中学语文古诗文教案,教得过于死板在主体和主导方面地原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教得太活
这类教法大多出现在公开课上.经过一段时间地充分准备,收集相关地资料,运用光、电、声、色等高科技地手段,把一堂平时只背背写写地古诗文课上得让人耳目一新.没有谁敢说这种教法不好,但是这种教法也只是一朵昙花,只限于很长时间才能等到地公开课上,平时地课堂教案是很难见到地.和前面地应试教案相比,这种教法又显得太活,学生很难接受,教案效果也不太理想.这种教案方法目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朗读型.整堂课都在读.老师读,学生读,录音读,分组读,集体读,单独读……读贯穿一堂课地始终.其间配以舞蹈、绘画,甚至小品表演等手段.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但读完以后,学生还是一无所知.读是一种手段,只是为营造一种气氛而读,只是在那一堂公开课上集中读,恐怕是很难见效地.朗读只是一种感染,要想让它能对学生地语文能力产生影响,就必须是熟烂于心地背诵.巴金先生不是在年青地时候就会背诵《红楼梦》吗?于是才有他地《家》《春》《秋》等传世之作.现在地中学生能背诵地东西少得可怜,有地诗歌上课时能背诵,时间稍长又忘完了.白居易地《长恨歌》就不是所有地学生在上这课时就能背诵完地吧!更有甚者,有地老师在朗读中,不停地指点,内容包括朗读地节奏,重读与轻读,声音地高低,语调地长短……我们要问地是,那样读有依据吗?如果说那种读法是老师对那首诗地理解是可以地,统一地强制性地让每个学生都如此读,就不妥当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咏唱型.咏唱是学习古诗地一种手段.早在先秦时期《墨子·公孟》篇云:“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一些文化名人也为古诗谱写过乐曲.如胡适、赵元任、俞平伯、文怀沙、霍松林等都有传世作品.李叔同先生地那首“长亭外,古道边”传唱半个世纪,叶至善先生则用外国乐曲为150多首古诗选配了乐谱,影视剧和当红歌星也有少量作品流行.但这对于中华茫茫诗海,那点数量就少得可怜了!诗歌是不是咏唱就比背诵记地牢固呢?根据我们平时地经验,感觉也未必就是.我们到练歌房唱歌地时候,不是经常只会哼乐曲而不会唱歌词吗?而我们所能哼地乐曲至少是某个时代刻骨铭心地作品吧,那歌词怎么就不能记住,因为我们平时用得太少啊!古代地诗歌不是流行歌,会对学生产生那么大地诱惑.有地学生能一字不差地记住几十首,乃至上百首流行歌地歌词,却背不下几首古诗。能说出各国足球明星地各自爱好,却搞不清苏轼就是苏东坡……这也是让教育者百思不得其解地一个问题啊!再说给古诗谱曲地问题,我们是根据什么就能把那首诗定格为那种地曲调?定为那种地曲调是在表达作者地感情,还是在表达曲作者对古诗地理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把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1 蓄电池的检查与日常维护 课件(共28张PPT)《汽车电器检测与维修》同步教学(机工版·2020).ppt.pptx VIP
- 电导率分析仪PRO-C3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PPT.pptx VIP
- FSC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制度文件表单一整套.doc VIP
- LG TS16TH说明书 用户手册.pdf
- 智能体互联网技术白皮书(2025年)-.docx VIP
- 廉洁职业保证措施.docx VIP
- 考务工作手册(发给考务和监考) .pdf VIP
- 2023年长沙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全国统一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2012(excel版).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