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回填施工方案(9月4日修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海花园南区11-1、11-2(含商铺S-6)、11-6、地下室H 土方回填施工方案 ~ PAGE 1~ 目录 TOC \o 1-3 \h \z \u 11521 第一节 工程概况 1 27919 第二节 编制依据 1 28569 第三节 施工准备 1 31312 1. 作业条件 1 21469 2. 施工机具 2 2060 3. 回填料的确定 2 24362 4. 标准击实试验 2 7238 5. 现场碾压试验 2 1342 第四节 施工方法 2 29277 1. 工艺流程 2 22555 2. 操作工艺 3 28676 第五节 质量控制 3 7053 第六节 安全文明保障措施 4 4886 第七节 环境保护 5 577 第八节 附图 6 工程概况 设计情况 本工程为江门市江海区江海花园南区11-1、11-2(含商铺S-6)、11-6、地下室H,位于江门市江海区五邑路北侧,本工程包括一层地下室、主楼11-1、11-2、11-6栋几大部分,总建筑面积为76237m2,其中地下室部分10344m2,11-1主楼共22层,高77.8m,11-2栋主楼共18层,高65.4m,11-6主楼共18层,高65.4m。地下室1层,战时为人防,平时用作机动车库。 该项目是由江门市东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住宅楼。由广东新豪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进行设计,由广东省城规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进行监理,基坑支护设计由江门市建筑设计院进行设计。安监单位是江门市江海区安监站,质监单位是江门市江海区质监站。 本工程土方回填主要是: (1)地下室H部分的土方在基础承台砖胎模施工完后,就分层回填至底板垫层底,再施工地下室底板。 (2)地下室修建完成后顶部及侧墙的覆土回填,再绿化、美观。 现场情况 本基坑平面大致呈长方形,东西向长约225m,南北向宽约60m;场地现地面标高2.57-4.62m;基坑底标高为-1.2m,基坑周边开挖深度为4.70-5.70m。 本工程建设场地原为耕地、鱼塘,经人工填土整平;北侧为1-3F民居,距地下室边界线约为36m,其间有流向为自西向东的河涌,河涌与地下室边界线的最小距离为11m,河涌南侧为已建3F板房办公区、生活区,板房与地下室边界线的距离约7m;东侧为已建市政道路,水泥路面宽30m,路边线与地下室边界线的距离为10.1m;东南侧为在建江海花园4-10栋商住楼,采用预制桩基础,设有一层地下室,两地下室边界线距离为13.84m南侧为已建的江海花园C28、C29栋商住楼,采用预制桩基础,设有一层地下室,两地下室边界线最小距离为20.72m;西侧为在建江海花园10-2栋商住楼,采用预制桩基础,设有一层地下室,两地下室边界线距离为11.02m。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及兴建单位的使用要求,本工程基坑开挖范围控制在地下室边界线外3.0m以内。 地质情况 根据江门市建筑设计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测的地面标高为2.57-4.62m,其情况如下: 素填土(Qml)灰黄、褐黄色,主要由粉质粘土回填而成,含中粗砂、碎石、砖块等,松散。该层分布广,厚底为1.00-3.20m。 淤泥质土(Qmc):灰黑色,主要有粘粒组成,含粉细组成,含粉细砂及腐植质,部分夹薄层粉细砂及淤泥,流塑。该层分布广,厚度为2.20-5.40m 细砂(Qal):灰黑、灰黄、浅黄色,主要由细砂组成,含中砂、粉砂、粗砂,松散,饱和。该层分布较广,厚度为0.30-1.00m。 粉质粘土(Qel):褐黄、褐红、灰黄、紫红色,主要由粘粒组成,含粉细砂,为混合岩风化残积土,可塑。该层分布广,厚底为1.10-8.40m。 粉质粘土(Qel):褐黄、褐红、灰黄、紫红色,主要由粘粒组成,含粉细砂,为混合岩风化残积土,硬塑。该层分布广,厚底为2.10-8.20m。 全风化混合岩():褐黄、紫红、褐灰色,残留条带状构造,岩石已完全风化成粉质粘土,坚硬。该层分布广,厚度为1.50-7.50m。 强风化混合岩:褐黄、褐灰、紫红、灰黄色,残余条带状构造,岩石强烈风化成土状—半土半岩状,节理裂隙发育。岩芯破碎,易掰碎,遇水软化。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V级。该层分布较广,厚度为1.2-10.6m。 中风化混合岩:灰褐、浅灰、灰青色,条带状构造,岩石较新鲜、致密,节理面见铁锰质侵染。岩芯呈短柱状,锤击声不清脆,不易击碎。属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IV级。该层厚度1.60-5.90m。 地基岩、土层分布、厚度及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 岩土层名称 层厚(m) 重度γ(KN/m3) 粘聚力cq(KPa) 内摩擦角ψq(°)① 素填土(松散) 1.00-3.20

文档评论(0)

___________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