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Wang, et al., 2014; NC 示踪俯冲过程中榴辉岩和碳酸盐岩的交换作用 Magnesium and O isotopic exchange between UHPM marbles and enclosed eclogites. The UHPM marbles and carbonated eclogites are represented by the white and black circles, respectively. 示踪俯冲洋壳(碳酸盐)物质 华北大陆玄武岩富集Mg的轻同位素 Yang et al., 2012 华北大陆玄武岩富集Mg的轻同位素 Yang et al., 2012 示踪俯冲洋壳(碳酸盐)物质 示踪俯冲洋壳(碳酸盐)物质 Huang et al., 2015 华南新生代玄武岩也富集Mg的轻同位素 太平洋板块俯冲? 示踪俯冲洋壳(碳酸盐)物质 Huang et al., 2015 华南新生代玄武岩也富集Mg的轻同位素 古海洋环境 海水温度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菱镁矿沉淀过程 Pearce et al. 2012 GCA 菱镁矿沉淀的分馏程度: 150 ℃ 分馏系数为0.99881 即△ 26Mgsolid–fluid = -1.19‰ 200 ℃ 分馏系数为0.99912 即△ 26Mgsolid–fluid =- 0.88‰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白云石沉淀过程 Li Weiqiang et al. 2015 GCA △26Mgdolo-aq = -0.1554(+-0.0096)* 106/T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水合菱镁矿沉淀过程 Shirokova et al. 2013 AG 蓝藻细菌的光合作用有利于水合菱镁矿的沉淀:1增加pH和流体的饱和度; 2可能为碳酸盐岩沉淀提供核 △ 26Mgsolid–fluid 约为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细菌的影响 Mavromatis et al. 2012 GCA Cyanobacteria对水合菱镁矿沉淀过程中镁同位素分馏没有影响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无机碳酸盐沉淀过程 Saenger et al. 2014 QSR 不同碳酸盐岩矿物与溶液的分馏程度 (|Δ26Mg碳酸盐岩矿物-溶液|)如下: |Δ26Mg霰石-溶液 | ≈ |Δ26Mg 水菱镁矿-溶液| |Δ26Mg 白云石-溶液| |Δ26Mg菱镁矿-溶液 | |Δ26Mg方解石-溶液|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无机碳酸盐沉淀过程 沉淀速率对碳酸盐中镁同位素的影响 目前较为合理的解释是碳酸盐表层交换模型。过程一:镁离子在水体形成水合离子,此过程镁同位素不发生分馏。过程二:之后水合镁离子被碳酸盐岩矿物表面所吸附,并在矿物表面形成类似的薄膜的扩散带,轻的镁同位素向矿物内部扩散,此过程中发生显著的镁同位素分馏。在沉淀速率较快时,过程二中镁离子未完全扩散,导致碳酸盐岩沉淀物中镁同位素组成变重。另外,沉淀速率较快的情况下,镁离子也可能以被捕获的形式直接进入到碳酸盐岩矿物中,这种情况下产生的镁同位素分馏可能与碳酸盐表层交换模型所产生的镁同位素分馏趋势一致。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INSTITUTE OF GEOL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