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文明进程”国际学术论坛综述.docVIP

“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文明进程”国际学术论坛综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文明进程”国际学术论坛综述 78中国史研究动态2012年第2期 出无论是宋代的团行还是明代的铺行都仅仅是官府强制编置的,功能单一的赋役组织, 甚至不能算是一种实体,根本算不上工商合作组织.清华大学余清良《明代铺,境,社 含义考辨》考察了明代基层乡治组织铺,境,社具体含义与功能.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张金奎《明初山东枣强移民小考》指出枣强籍移民大量迁入山东的时间在明朝嘉靖,隆庆,万 历年间,并非洪武二年移入.其原因是,明中期以后政府欲控制人口,下令迁徙之人返回原 籍,但迁徙之人不愿离去,故虚构出自洪武二年就已经迁入此地的先祖来证明本族移入已久, 以求长居此地. 社会思想与文化方面.吉林大学王剑《明懿文太子陵陵祭逾制考论》试图揭开南京明懿 文太子陵一年九祭皆用太牢这种超越常规的祭祀礼制形成过程,以及隐藏其中的政治动因. 东北师大李媛《塑像与木主:明朝祭孔形象的变迁》关注明代孔子祭祀使用塑像还是木主的问 题,剖析明代统治者思想变化以及地方的回应.中国社科院历史所陈时龙《明人对书院的态 度——以明代方志的书院记载为考察对象》以明代方志中的书院记载为基本参考资料,举出 士人对于书院的三种态度:书院非制,属于官方学校的辅助,书院是祭祀先贤之地.中国社科 院历史所解扬《晚明经世类书编纂的使用追求——以冯琦(1558--1603)(经济类编)为中心》 考察冯琦所编纂《经济类编》内容,通过书中收录材料的选取,分类,编纂来分析冯琦的编纂指 导思想与书籍应用.东北师大赵克生《从木铎宣诵到乡约会讲——明代地方社会的圣谕 宣讲》在历史变迁的背景下探讨了明代圣谕宣讲不同模式的演进,即由明初的直言叫唤发 展为嘉靖以后的阐明事理,讲行合一,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新境界,圣谕演绎之学渐趋形 成,不同风格的圣谕讲本广泛传播.天津人民出版社张献忠《救亡压倒启蒙——晚明至清初 思想的演变路径及其阐释》借助李泽厚对于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发展脉络的概括救亡压倒启 蒙来分析总结晚明至清初思想的演变路径,提出晚明思想属于启蒙思想,具有近代性,内生 性的,源于中国自身的发展.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张兆裕《(崇祯长编)的佚文述记》对《行水金 鉴》,《钦定续文献通考》及四库本《明史》所附《考证》三种清代史料中摘引的《崇祯长编》内容 归类整理,部分还原了《长编》的佚文.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之间的讨论一直洋溢着肯定与批评的热烈气 氛,既深入研讨了学术问题,又弘扬了良好的学风. (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赵克生,宋继刚) 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文明进程国际学术论坛综述 2011年12月1O一11日,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文明进程国际学术论坛在宁波市举行. 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宁波市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文物局协办,中国社会科院历史研 究所,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宁波博物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承办.来自 中国,韩国,日本,加拿大,法国,意大利等地的近40位专家参加了本次论坛,就以下6个专题 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文明进程国际学术论坛综述79 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 关于海洋文化及海上丝绸之路理论问题.进入21世纪,海洋问题日益引起整个社会的高 度重视.本次会议上,有不少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海洋文化进行了探讨.庄国土《当中国海 洋意识遭遇大陆文化——以闽南人的海洋发展夭折为例》建议,应当在文化学科中另设海 洋文化学科,以统括涉海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 [韩]郑守一《海上丝绸之路与韩半岛》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概念实际上是丝绸之路 概念扩大的结果.海上丝绸之路这个概念不应当仅指中国东南沿海通向东南亚及更远地 区的地域性海路,而应当指环绕地球的全球性海路.施存龙《海上丝绸之路理论界定 若干重要问题探讨》也认为海上丝绸之路不应当仅指由中国南方向西通往东南亚及更远地 区的海上交通线,而应扩大到凡有过从中国输出丝绸特征的国与国之际海上交往之路,并 就海上丝绸之路的上下限,是否可以提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是经过一代一代学者的卓越努力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其中包括 梁嘉彬(1910--1995年).章文钦《梁嘉彬先生与中国沿海边疆史研究》全面介绍了梁嘉彬在 沿海边疆史上的研究成果,特别是1946年到台湾之后所发表的论着,如《琉球及东南诸海岛与 中国》. 关于海上丝绸之路南海航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由两大干线组成,一是由中国通往东南 亚及印度洋地区的南海航线,二是由中国通往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的东海航线.在南海航线 所经国家中,三佛齐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法国学者苏尔梦(ClaudineSalmon)《10—12世纪的 三佛齐,中国和中国商人》(Srijijaya,ChinaandtheChineseMerchants,lOe一12es.)认为,三佛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