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贵阳老照片讲解材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百年贵阳老照片 ? 19世纪后期贵阳的天主教堂。 这种中西合壁的老建筑,看起来很典雅。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天主教传入贵阳。道光三十年(1850年)天主教贵州教区第一任主教白斯德望修建了贵阳第一所正式天主教堂。同治十三年贵州主教李万美将原教堂拆除重建,光绪元年因火灾使即将完成的教堂付之一炬,后再行重建,于次年完工,即今上北堂之大教堂。现占地约8000平方米,目前,贵阳北天主教堂仍是全省天主教的中心和最大的教堂。 ? ? ? 甲秀楼和晚清时游山玩水的贵阳名士。 甲秀楼是今天贵阳的城标,在南明河上,明朝时,南明河中有一块巨石,有官吏命在上面建起了“浮玉桥”,将巨石与路面连接起来,并在巨石上修了“翠微圆”。到清代时,有人又在巨石上建造了甲秀楼,结果第二年,贵阳附近青岩就出了一名状元赵以炯,据说,这位状元常去甲秀楼。从清代康熙年间开始到科举制度被取消,贵州共出过三位状元一位探花。 ? ? ? 老贵阳的牌坊。贵阳从元明时期开始修建牌坊,至清代,牌坊林立,贵阳街市的“十二坊市”中,以牌坊命名的就有“三牌坊市”等4个。今油榨街一带,民国初年尚有数十座牌坊,蜿蜒直至图云关下。20世纪20—30年代,因筑路陆续拆除。贵阳牌坊,多为石质,其用途,一是记功,二是旌表节孝,三是鼓励慈善行为,四是高寿纪念,五是炫耀门第,六是标志坊,多立于村镇入口与街上。 贵阳铜像台(今喷水池)民国18年(1929年)建,是着西服、面南而立的贵州军阀周西成铜像。周西成行伍出身,一生只活37岁,统治贵州三年,他在贵州创修公路引进汽车,建电气局使省城贵阳开始有了电灯,设立贵州大学培养地方人才,与其他统治贵州的军阀唐继尧、刘显世、毛光翔、王家烈等相比,他可算贵州军阀中的佼佼者。 ? 1952年,周西成铜像被拆除。 当年在贵州主政的军阀周西成号召学生修路,学生们积极响应。这是当年学生响应上级号召,修筑公路的场景。 ? 贵州最早的汽车 周西成1927年派副官专程出差广州购买轿车,用车运船装,将其从广东辗转运达贵州三都。又先后雇佣260名“苦力”,用时五十余天,从三都搬运抵贵阳,人们称是“人抬汽车”。车至省城后,周西成常乘坐它游逛。行人也常在道上观奇。为此,周西成又出布告说:“汽车如老虎,莫走当中路,若不守规矩,压死无告处”。 贵阳老东门城墙。 十九世纪末的南京街街区——今日的中华北路。那时贵阳不过是省府所在的小镇。 ? 南岳寿山南岳山又名长寿山。顺山路拾级而上穿过石坊可达南岳山道观。该道观为贵州省道教会会址,“文革”中殿宇、神像、碑刻、古迹、经典以及大多数丈围的乌柏树等被砍掉,今已遗迹全无。 ? 梦草公园这个公园在今中山西路,是贵阳最早的公园,原为明代贵阳诗人吴滋大的别墅,清代改建臬台衙门。民国1年(1912年)9月,创为梦草公园。因公园地处贵阳中心区,故游人甚多,是当时贵阳颇具规模的一座园林风景区。民国18年(1929年)改名为中山公园。园内有贵阳最早的动物园,后因军阀混战,无人管理,逐步破败。 20年代的贵阳非常小,今天的闹市中心那时候还是一片乡村景象,这是20年代市西河上的香炉桥 20年代的太平桥 从画面上看,全是挑水的干人(穷人),看来是劳苦大众聚集的区域。 从比较多的路上行人看,这是当时的贵阳近郊的一条路,恐怕现在已经是一条繁华大街了吧?从路人的穿着看,前面那个带礼帽、穿西装的绅士,正抱着孩子在和穿着入时的妇女散步,看来也是当时贵阳的新潮人物(穿着时髦,没有大男子主义哦)。 ? 20年代的一个居民区 从这座破破烂烂的风雨桥看,20年代,贵阳的市政的确很差。 30年代初期,贵阳的市中心附近。 威清门内正阳街街景——可以看到远处的老贵阳城门 玉皇阁附近街景——镜头前这两个探头探脑的人好象没有见过照相机。 ? 20世纪30年代初期贵阳城中心的大十字。 30年代的世杰花园,今天这里早已成了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延安中路。 30年代贵阳的中山公园,在今天的中山东路上,老市委大院里。 30年代贵阳的一个邮政局,大量的邮件正等待运出。 ? 省府路,是40年代贵阳铺得最气派的街道,因为那时候贵阳的路面大多没有硬化的,而省府路则是用长条石板铺就的。 抗战时期,贵阳成了大后方,一下从全国各地涌入了大量的人,贵阳的城市人口迅速增加,达到了40多万,1941年,贵阳设市,从小镇变成了城市,城市建设也有了发展,贵阳开始变得摩登起来,大十字的岗亭上,不仅有西门子的大钟显示这个城市的“现代”,而且还有值勤中国警察和美国士兵. 抗战以后,受外地移民的影响,贵阳人的穿着也变得越来越摩登了。 时风所及,连这小孩也穿得像华威先生。 国立贵阳医学院成立时候的临时院舍是如此简陋 40年代贵阳医学院的附属医院。 40年代的贵州大学也很荒凉 40年代贵阳建设起了一批新式的

文档评论(0)

youngyu03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