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要内容 双水相萃取工艺的发展背景 1 双水相萃取及其特点 2 4 双水相萃取的应用 双水相萃取的影响因素 3 溶剂萃取被寄予厚望, 双水相萃取工艺的发展背景 但传统萃取存在先天不足: 许多蛋白质都有极强的亲水性,不溶于有机溶剂 ; 蛋白质在有机溶剂相中易变性失活; 反胶束萃取效率不高,工艺复杂,普适性不高。 1896年,Beijerinck发现,当明胶与琼脂(或可溶性淀粉)溶液相混时,分为两相,上相富含明胶,下相富含琼脂(或淀粉)。 双水相萃取工艺的发展进程 1956年,瑞典伦德大学Albertsson 提及双水相萃取技术。 1979 年德国GBF 的Kula 等人以双水相萃取技术从发酵液 中提取各种酶。 国内自20世纪80 年代起也开展了双水相萃取技术研究。 双水相萃取及其特点 2 双水相萃取技术(Aqueous two-phase extraction) 传统双水相体系:当两种聚合物或一种聚合物与一种盐在水中以一定浓度混合时,可形成互不相溶的两相,其中一相富含一种聚合物,一相富含另一种聚合物或盐, 新型双水相体系:亲水性有机溶剂/盐 离子液体/盐 PEG :聚已二醇 Kpi : 磷酸钾 DX : 葡聚糖 常用双水相系统 聚丙二醇 甲基聚丙二醇,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葡聚糖 聚乙二醇 聚乙烯醇,葡聚糖,聚蔗糖 甲基纤维素 羟甲基葡聚糖,葡聚糖 乙基羟乙基纤维素 葡聚糖 羟丙基葡聚糖 葡聚糖 聚乙二醇 硫酸铵,硫酸钠,甲酸钠,酒石酸钾钠,磷酸钾 离子液体 硫酸铵,硫酸钠,碳酸钠,磷酸钾 乙醇,异丙醇 硫酸铵,硫酸钠,碳酸钠,磷酸钾 1)高聚物/高聚物双水相体系:由于高聚物之间的不相溶性,即高聚物分子的空间阻碍作用,相互无法渗透,不能形成均一相,从而具有分离倾向,在一定条件下即可分为二相。 2)亲水性溶剂/无机盐体系:其形成与盐的盐析作用紧密相关,即盐离子与亲水性溶剂争夺水分子形成缔合水合物,并最终和高聚物分离为两相。 双水相的形成 (1) 大量杂质能够与所有固体物质一起去掉,可将多个分离步骤整合为一,使整个分离过程更经济。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特点 (2) 系统含水量高,两相界面张力极低(10 - 7~10 – 4 N·m - 1) ,有助于保持生物活性和强化相际间的质量传递; (3) 双水相分配技术易于连续化操作,容易放大,适合工业应用; (4) 目标产物的分配系数一般大于3 , 目标产物收率高; (5) 设备投资费用少,操作简单,不存在有机溶剂残留问题; (6) 影响因素复杂,可控方法较多。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特点 双水相萃取的影响因素 3 双水相萃取影响因素 1)分配系数m CT 和CB 分别为上、下相酶浓度 2)m贡献因子 me、mb和ma分别为静电、疏水和亲 和作用对溶质m的贡献. 双水相萃取影响因素 4、分子大小 1、疏水作用 2、生物亲和作用 3、电化学分配 5、温度 1、疏水作用 i、疏水性按下列次序递增: 葡萄糖硫酸盐 甲基葡萄糖 葡萄糖 羟丙基葡聚糖 甲基纤维素 聚乙烯醇 聚乙二醇 聚丙三醇。 ii、同一聚合物的疏水性随分子量增加而增加。 2、生物亲和作用的贡献 (1) 酶—底物或抑制剂; (2) 抗原—抗体 (3) 激素—受体; (4) 糖蛋白—凝集素 (5) 生物素—生物素结合蛋白等 (6) 药物—载体蛋白 i、盐的种类及浓度 3、电化学分配 pH 升高, H2PO4- ? HPO42- ? PO43- 在PEG / K2HPO4 系统使带负电蛋白有较高的K。 盐的浓度很大时由于强烈的盐析,蛋白质的溶解度达到极限,表现分配系数增大,此时m与蛋白浓度有关。利用这一特点,通过调节ATPS盐浓度,可选择性萃取不同的酶。 ii、 pH 值的影响 改变两相的电位差 pH 值的变化也会导致组成体系与目标物的物 质电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分配的进行。 如体系pH 值与蛋白质的等电点相差越大,则蛋白质在两相中分配越不均匀。 i、电中性蛋白质分子量 K随分子量增大而减小 4、分子量的影响 蛋白质富集 PEG DX PEG/DX系统 ii、降低DX分子量,则蛋白K减小 降低PEG的分子量,则蛋白K增大 聚合物的疏水性随分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综合练习(解析版答案).doc VIP
- -比亚迪与长安汽车财务报表对比分析.docx VIP
- 安防监控系统测试方案.docx VIP
- 2024版良信低压产品选型手册(2024).pdf VIP
- 第10课 往事依依 课件(共24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2023年辅警招聘考试公安基础知识刑法及相关知识模拟试卷 .pdf VIP
- 软件开发和测试环境维护管理制度.docx VIP
- 生态主义景观设计.pptx VIP
- 一种低膨胀系数石英玻璃锭的生产方法及生产装置.pdf VIP
- 期末备考策略+专项训练 十三 课外阅读(三)写人记事类文章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