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市沙坪坝区凤凰实验学校学科教案
课题名称
1.横与竖
适用年级
六年级下
备课时间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颜体楷书左右结构字中左小右大的结字特征。
2、掌握左小右大范写的写法。
3、了解西安碑林博物馆。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左小右大在左右结构字中的呈现。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左小右大字的大小、位置关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准备好书写工具,强调坐姿,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观察范字,并仔细阅读临写提示。
三、书写实践1、教师讲解“時”字的临写特点,学生自由练习。
2、学生临写,教师指导。
3、教师讲解“赠”字的临写特点,学生自由练习。
4、学生临写,教师指导。
5、教师讲解“頃”字的临写特点,学生自由练习
6、学生临写,教师指导。
7、教师讲解“雅”字的临写特点,学生自由练习
8、学生临写,教师指导。
9、全体学生互评,师评
10、师对学生书写时出现的错误给予纠正,给予改正意见。
11、师讲解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他是一座专题性艺术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三学街孔庙旧址,始建于1087年,馆内收藏了碑石3000多方,主要是历代碑石,墓志和石刻造像等,有国宝级文物19件(组)。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量最大、名碑最多的的一座艺术宝库,被誉为“石质书库”和“书法的故乡”。
西安碑林博物馆主要由孔庙、碑林和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走进博物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雕梁画栋的木牌坊,它叫太和元气坊,是明代万历年间皇族朱惟怮捐资四百两黄金修建的,原立于华山西岳庙,于1953年移入碑林。牌坊上所绘的和玺彩画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彩画,正中的图案为二龙戏珠。牌坊的南面是照壁,照壁上题有“孔庙”二字,是清末陕西著名书画家刘辉的墨迹。孔庙东西开门,西为礼门,东为义路。牌坊的北面有泮池,按照我国古代的礼制,“天子之学曰辟雍,诸侯之学曰泮宫”,只有考中秀才的人才有资格进入泮宫学习深造,叫做“入泮”。我们面前的这座门叫棂星门,棂星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中主管取士的神,棂星门东西两座门额上分别刻有“德配天地”和“道冠古今”,中门门额上则刻有“文庙”二字,在古代,每到祭孔大典的时候,只有主祭人员和的地方最高官员才可以从中门进出。进入棂星门,我们可以看到四棵八棱形的华表,华表起源于尧舜时期,最初称之为“诽谤木”,是立于路旁,供国人题写政见所用的。这个门叫做戟门,是古代祭孔时陈列仪仗性兵器和供主祭官员休息、整理衣冠、熟悉仪规的地方。
下面我们去看两件国宝级的文物,景云钟与大夏石马。景云钟置于?门内的东亭内,因铸于唐睿宗景云二年而得名,原挂于唐代景龙观的钟楼内,1953年移入碑林,此钟重约六吨,钟上有铭文292字,是唐睿宗李旦亲自撰文并书写的,内容是叙述道教的神秘玄妙和对钟声的赞誉。景云钟于1964年被评为世界名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年除夕辞旧迎新的钟声就是景云钟的录音。西亭内的这匹大夏石马雄浑有力,形象生动,他是唯一一件有大夏国纪年的文物,大夏国是匈奴族建立的最后一个政权,属于东晋十六国之一,由于统治时间短,战争频繁,留下的文物极少,所以这匹石马就显得特别珍贵。
西安碑林,因碑石从立如林而得名,它集中展现了汉魏至明清的碑石和墓志1000余件,分为7个展室,六个墓志廊,一个碑亭对外展出。
位于中轴线正中的碑亭,是专为陈列《石台孝经》所建的,碑亭上方的“碑林”二字,相传是出自于林则徐之手,碑亭中的《石台孝经》碑为国宝级文物,《孝经》是孔子的弟子曾参编撰的一部专门讲孝道的经书,唐天宝四年,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为《孝经》注解、作序并书写,命人刻碑,目的是表示自己要以“孝”治理天下。碑额则是皇太子李亨用篆体书写的“大唐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注孝经台”十六个大字。《石台孝经》是碑林中形体最大、最华丽,形制最独特的一块名碑,被誉为“迎客第一碑”,
碑林第一展室主要陈列的是《开成石经》。《开成石经》因刻立于唐文宗李昂开成二年而得名,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等12部经书。清代又补刻了《孟子》,合称十三经。这些儒家经典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开成石经》内容丰富,史料价值极高,已被定为国家级文物,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厚、最重的书籍,有“石质图书馆”之称。
碑林第二展室主要陈列的是唐代一些著名书法家书写的名碑,历来都是人们学习书法的范本。有唐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皇甫诞碑》,欧阳通的《道因法师碑》,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等。这通驰名中外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为国宝级文物,大秦是中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的称呼,景教是基督教聂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