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货币与信用演示教学.pptVIP

第三章-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货币与信用演示教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朝刘宋政权为解决财政困难而铸造不足值的“沈郎钱” 。另外还铸造“永光二铢”等虚价大钱,允许民间滥铸轻薄的鹅眼钱、綖环五铢钱等小钱,致使物价飞涨,酿成通货膨胀。 南朝刘宋孝建四铢 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孝建元年(454年)始铸,罢于明帝泰始三年(467年)。“ 永光二铢 这是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在永光元年(465年)所铸的钱币,刘子业是宋孝武帝刘骏的长子,十六岁登基,即位不久,就废除其父孝建以后所改的制度,处事讲求随心所欲。在位不到一年,曾改元两次,铸过“两铢、永光、景和”三种重不过两铢的小钱。 鹅眼五铢钱 ☆鹅眼五铢 ,一种轻质劣等的小五铢钱,为各朝各地官私铸的钱币, 东汉末年已有, 在社会不稳、局势动荡的六朝(公元222~589年)时期(跨越三国、两晋、五胡十六国以及南北朝时期)大量存在。 东汉末年的鹅眼五铢钱 鹅眼五铢,东汉末年董卓铸,重仅0.3克。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鹅眼五铢钱 最后一枚綖环五铢钱是对比用的。 东汉已有綖环钱、仅剩内郭的剪边五铢钱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綖环五铢钱 ☆随后建立的南齐政权为应付前朝留下的通胀而实行通货紧缩政策,不铸造钱币,致使物贱钱贵,加重了人民的税收负担。 ☆南齐之后建立的南梁为了维持军政开支而推行通货膨胀政策,除了铸造不足值的“公式女钱”以外,也大量铸造价值较低、与铜钱比价不合理的铁五铢钱,致使铁钱泛滥,物价腾贵,酿成通货膨胀。 公式女钱,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铸造, 青铜质无外郭的五铢。 “公式女钱”实为无外廓而仅有内郭的“五铢”小钱。因其轻小薄弱,又称“女钱”,与“男钱”(大钱)对称。重量约在二铢至三铢之间。 ☆南梁敬帝萧方智太平二年(公元557年),执掌军政大权的陈霸先废梁敬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陈,建元永定,史称陈朝。陈朝铸币不多,史载仅铸价值轻贱的陈五铢、太货六铢两种。 丹阳出土的陈五铢 陈五铢是陈文帝陈蒨(同茜字)在天嘉三年(公元562年)所铸的钱币。南朝宋、齐、梁、陈差不多都铸轻钱,主要是为了搜刮民利。铸钱一般采取尽量少用铜的偷工减料的办法,这也就是南朝经济衰颓、钱法紊乱的原因。 南陈太货六铢 太货六铢是南朝陈宣帝陈顼在太建十一年(公元579年)铸行的新钱币。其大小和旧五铢相仿,而朝廷规定新钱一枚要抵十枚五铢旧钱,这种货币贬值,是对人民的一种剥削,于是引起人民不满,纷纷抵制。由于钱文上“六”字看上去很像一个人叉着腰,于是民间传出了“太货六铢钱,叉腰哭天子”的民谣。 ◆北朝与南朝并存,两者合称南北朝,北朝历时195年(公元386~581年),其间铸行过多种钱币(P92)。 第三章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货币与信用 本章需掌握的主要内容 ●把握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钱帛并行的货币制度及流通货币的种类。 ●了解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物货币盛行以及金银等贵金属趋向消失的原因。 ●了解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频繁发生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及其原因。 ●了解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信用形式、信用业务以及信用机构。 一、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货币与货币制度(P88) ◆公元189年,年仅34岁的东汉灵帝病死后,东汉王朝因宦官与外戚的争斗又陷入内乱之中,皇权旁落。 ◆公元189年汉献帝刘协即位后先后被董卓、李傕(jué)、郭氾、曹操等权臣劫持。 ◆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东汉献帝,自己做皇帝,国号魏。随后,刘备(221年)和孙权(229年)也相继称帝,国号分别为蜀和吴,三国鼎立。 曹操(左)与魏文帝曹丕(右) 刘备(左)与孙权(右) ◆公元263年魏灭蜀。公元265年司马炎废曹魏,自己称皇帝,建立西晋(公元265-316年),公元280年西晋灭吴,三国统一。 ◆晋武帝死后,西晋因贾后干政、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五胡乱中华等原因而迅速分崩离析。公元316年,匈奴汉国的军队攻陷长安,晋愍帝司马邺被俘,西晋灭亡。 西晋武帝司马炎 ◆公元316年西晋灭亡后,在江南,镇守建康(今江苏南京)的晋宗室司马睿于公元317年重建晋室,史称东晋。公元420年东晋王朝灭亡。其后,在南方又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总称为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而在北方,则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公元304-439年)和北朝时期(公元386—公元589年)。 东晋元帝司马睿(左)与南朝宋武帝刘裕(右) 南朝齐高帝萧道成(左)与梁武帝萧衍(右) 南朝陈武帝陈霸先 ◆历时370年的战乱和政治分裂使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货币经济总体上受到较大的破坏,但南方经济仍得到发展。 ◆此时的货币制度及货币流通具有时代的特点: ★货币制度因政治分裂而不统一,各朝铸造的钱币轻重杂行,币制混乱。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谷帛等实物货币、铜铁等贱金属铸币、金银等贵金属货币同时流通,由于

文档评论(0)

sunfuliang78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