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二醇市场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丙二醇市场报告 耿杰 丙二醇(PG),这里着重是指1,2-丙二醇结构,又称丙烯甘醇,是一种无色吸湿粘稠液体,几乎无味无臭,闭杯闪点在99℃,属于非危品范畴。目前工业化较普遍的生产方法是酯交换法与水合法两种,在两套装置投资相近时,酯交换法可以联产碳酸二甲酯,由此可见酯交换法有优势。丙二醇是用来生产应用于表面涂料与增强塑料的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的重要原料,这方面的用量约占其总消费量 表1:丙二醇在全球的主要厂商生产能力 生产厂家 生产地址 产能/万t 所属国 所属洲 Huntsman 美国德克萨斯州Port Neches 6.5 美国 北美 Lyondell 美国德克萨斯州Bayport 25.0 美国 北美 陶氏化学 美国路易斯安那Plaquemine 13.5 美国 北美 陶氏化学 美国德克萨斯州Freeport 16.0 美国 北美 陶氏化学 巴西Aratu 8.5 巴西 南美 Industries Derivadas del Etileno 墨西哥Puebla 1.0 墨西哥 北美 Polioles 墨西哥Lerma 1.5 墨西哥 北美 陶氏化学 澳大利亚Altona 1.5 澳大利亚 澳洲 陶氏化学 德国Stade 17.0 德国 欧洲 PCC Rokita 波兰Brzeg Dolny 0.4 波兰 欧洲 BASF 德国路德维希港 8.0 德国 欧洲 Sasol德国公司 德国Marl 1.8 德国 欧洲 Lyondell 法国Fos 8.0 法国 欧洲 SKC化学 韩国蔚山 5.0 韩国 亚洲 Lyondell 荷兰Botlek 8.0 荷兰 欧洲 Oltchim 罗马尼亚Rimnicu Vilcea 0.9 罗马尼亚 欧洲 Novacke Chemicke Zavody 斯洛伐克Novaky 0.2 斯洛伐克 欧洲 Repsol YPF 西班牙Puertollano 2.2 西班牙 欧洲 Repsol YPF 西班牙Tarragona 7.5 西班牙 欧洲 ADEKA(艾迪科) 日本Sodegaura 3.3 日本 亚洲 日本Nihon Oxirane 日本Sodegaura 9.0 日本 亚洲 旭硝子玻璃集团Asahi 日本Kashima 4.2 日本 亚洲 Seraya化学 新加坡Pulau Seraya 6.5 新加坡 亚洲 Manali Petrochem 印度Chennai 3.0 印度 亚洲 中国另作统计         1 丙二醇的供需情况 1.1 国际市场供需简述 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9月份,全球丙二醇的总产能约为210万吨/年,在2005年这个数字仅为143万吨,增速非常快。其中最大的生产商为陶氏,约占总生产量的三分之一,其次为利安德占24%。丙二醇的生产商主要集中在北美,年产量为61万吨,其次为欧洲,年产量为54万吨。在亚洲主要是日本、韩国和新加坡,这也就是国内丙二醇对上述地区出口较少的原因。2006年的统计全球(中国暂作另外统计)丙二醇生产能力见表1。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球范围内的丙二醇的需求量为190万吨/年,供求状况逐渐趋向于饱和。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依然是丙二醇的最大终端需求,在国外,不饱和聚酯树脂中添加的醇类物质基本采用丙二醇。美国丙二醇市场需求为:1999年38.7万吨,2000年39.5万吨,2004-2005年需求量约为42.8万吨和43.2万吨。丙二醇需求的年增长率:1995-2002年超过2.4%,2005年后降至1%左右。 1.2 国内市场供需情况 截止到2012年,国内丙二醇产能共计40.82万吨(生物法工艺未统计在内),其中水合法工艺6万吨,酯交换法工艺34.82吨。国内丙二醇/碳酸二甲酯装置在生产成本上仍有一定的优势,而国内碳酸二甲酯/丙二醇联产装置产能、产量近几年大幅增加,使得丙二醇自给率大大提高并出现产能过剩,国内企业积极走出口之路,仅2009年全年出口总额就超过2.7万吨。随着产能过剩,丙二醇装置停车时间达一年以上的产能约4.32万吨。再加上自2012年5月份以来,原料跌势不休,下游隔岸观火,丙二醇的市场价格一泻千里,碳酸二甲酯同样如此,丙二醇/二甲酯厂家生存压力与日俱增,库存山大,成本亏损,利空来袭,丙二醇行业再执限产令牌,截至6月5日行业负荷已至5成略低位置。先后停车厂家分别涉及安徽、东北一带工厂,6月下旬石大胜华大装置也宣布停车,正式加产减产大军,表2概述了最近国内几大主要装置的生产动态。 据统计,2005年我国丙二醇表观消费量12.3万吨,到2010年增至22.6万吨,这5年我国丙二醇表观消费量都保持着10%以上的增长率,但随着国内产能 表2:截止2012年6月份国内主要装置动态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