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碳循环.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候课要求 1.准备好课本(84页)、学案10、笔记本、双色笔。 2.坐姿端正,精神饱满准备投入到激烈的学习中。 学习目标 1.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概念; 2.理解水循环和碳循环的过程、特点。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认真默读课本84-85页中的内容,并用红笔勾画出重点内容。 请同学们用8分钟时间完成下列检测题 要求:书写规范、认真 独立开卷 检测题答案 1.C、H、O、N、P、Ca 无机环境 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降水 蒸发 蒸腾作用 云 陆地 河流 海洋 3.物质循环 1.CO2 碳酸盐 2.含碳的有机物 3.CO2 光合作用 微生物的化能作用 呼吸作用 分解 化石燃料的燃烧 5.全球 反复循环 (变式)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什么? 在生物群落内部物质也是循环的吗? 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群落内部由于捕食关系不可逆转,所以群落内部物质是单向流动的。 当堂训练 独立闭卷,12分钟。 小组讨论3分钟后展示答案 【日清内容】 当堂训练中出错的题目。 * 物质循环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流动 复习回顾: 绿色植物 植食性动物 分解者 肉食性动物 太阳能 能量源头: 能量流动渠道: 能量传递效率: 能量流动的特点: 太阳能 食物链(网) 10%~20%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分解者能给绿色植物提供______, 但不提供____ 呼吸作用 能量散失形式: 热能 无机物 能量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是顺着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个主渠道进行循环流动的。前面讲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是不同的,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单向不循环的。而物质循环是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反复出现,是循环流动的。那么,生态系统中物质到底是怎样循环的呢? 引言: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稳态(第2课时) 韩巧霞 2015-03-10 重点难点 碳循环的过程、特点。 检测 分解者 消费者 生产者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物质循环的概念 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 P、S等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这种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化循环。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反复出现,循环 流动,不会消失,生物可反复利用。 2.水循环: 水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约占体重的60%~95%,体内进行一切生化反应都离不开水。地球上水通过蒸发、降雨、植物的蒸腾、吸收等过程反复循环。 3.碳循环: 碳元素约占生物体干重的49%,碳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是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 碳循环示意图 化石燃料 无机环境 生产者 分解者 消费者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分解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燃烧 分解作用 摄食作用 形成煤、石油、 天然气等 形成煤、石油、 天然气等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大气中的CO2库 化石燃料 (1)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有:_____作用和____________作用。 (4)在生物群落内部,碳通过______________,以含____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3)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 碳以_____的形式循环. (2)碳进入大气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合 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燃烧 CO2 碳 练习: 食物链和食物网 化能合成 下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简图,图中的甲、乙、丙代表生态系统的何种组成成分?? 乙为生产者,丙为分解者,甲为消费者 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课内探究】 先独立思考3分钟,然后小组讨论2分钟,最后抽查提问 。 1.B 2.B 3.D 4.B 5.A 6.D 7.C 课堂小结 (1)碳循环的形式: (2)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3)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4)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 (5)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 (6)碳进入大气的途径: CO2; CO2和碳酸盐; 含碳有机物;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食物链(网); ①生物的呼吸作用 ②分解者有分解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 物质循环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流动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