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 茶史与茶文化 §8.1 茶文化发展史 §8.2 饮茶史 §8.3 茶叶的种类 §8.4 茶具 §8.5 茶道 §8.6 饮茶习俗 §8.7 茶与文化 §8.1 茶文化发展史 一、茶字 “茶”在中唐以前,一般都写作“荼”字。到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 §8.1 茶文化发展史 二、茶文化发展过程 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唐代茶文化的形成→宋代茶文化的兴盛→明清茶文化的普及→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8.1 茶文化发展史 二、茶文化发展过程 1.茶以文化的面貌出现,是在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若论起源要追溯到汉代,有正式的文献记载。(王褒《僮约》)。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士,在我国文学史上,提起茶赋,首推司马昭相如曾作《凡将篇》、扬雄作《方言》,一个从药用,一个从文学角度都谈到茶。两晋南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行清淡之风。如竹林七贤。而到南北朝时,几乎每个文化、思想领域与茶有关系。 2.唐朝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关。 §8.1 茶文化发展史 二、茶文化发展过程 3.唐朝茶文化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而宋朝进一步拓展了点茶法、泡茶法成为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直接关联部分。“献茶”“支茶”,茶已经成为民间礼节。 4.元朝到明朝中期的茶文化形式相近,一是茶艺简约化;二是茶文化精密与自然契合,以茶表现自己的苦节。 §8.1 茶文化发展史 二、茶文化发展过程 5.明末至清初,精细的茶文化再次出现,制茶、烹饪虽未回到宋人的烦琐,但茶风趋向纤弱,许多茶人甚至终身泡在茶里,出现了玩物丧志的倾向。 6.茶文化从广义上讲,分为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就狭义而言,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 §8.1 茶文化发展史 三、茶的传播 (一)茶在国外的传播 最早在唐代中叶,传入日本、朝鲜,其后由南方海路传到印尼、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16世纪传到欧洲各国,进而传到美洲大陆,又由北方传到波斯、俄国。 §8.1 茶文化发展史 三、茶的传播 (二)茶在国内的传播 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先秦两汉) 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成为茶业中心(三国两晋) 长江下流和东南沿海茶业的发展(东晋南朝) 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国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唐代) 茶业重心由东向南转移(宋代) §8.2 饮茶史 一、饮茶的演变过程 二、饮茶方法的演变 (一)饮茶方法的发展过程 煎饮法 羹饮法 研碎冲饮法 泡饮法 (二)饮茶方法的种类 煮茶法 点茶法 点花茶 泡茶法 常用的茶叶有哪些? 它们又是如何分类的呢~?? §8.3 茶叶的种类 茶叶品种繁多,其中中国最多。目前茶叶分类尚未有统一的方法,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其中安徽农业大学陈椽教授提出的按制法和品质为基础,以茶多酚氧化程度为序把初制茶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青茶、白茶、红茶等六大茶类。这种方法已被业界广泛应用。 在国外,茶叶分类比较简单,欧洲把茶叶按商品特性分为红茶、乌龙茶、绿茶三大茶类。 日本则按茶叶发酵程度不同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 其它分类方法: Ⅰ.按采摘的时间先后可以分为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和冬茶。 Ⅱ.结合茶叶的商品形态可把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花茶、紧压茶和速溶茶。 Ⅲ.根据我国茶叶加工分为初、精制两个阶段的实际情况,将茶叶分为毛茶和成品茶两大部分,其中毛茶分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和黑茶五大类,将黄茶归入绿茶一类;成品茶包括精制加工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和再加工而成的花茶、紧压茶、速溶茶等类。 Ⅳ.有的还从产地划分将茶叶称作川茶、浙茶、闽茶等。 Ⅴ.根据其生长环境分为平地茶、高山茶、丘陵茶。 Ⅵ.也有将茶叶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大部分。 §8.3 茶叶的种类 一、绿茶 1.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这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 2.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的特点; 3.其制作工艺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过程; §8.3 茶叶的种类 §8.3 茶叶的种类 二、红茶 1.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发酵度为80%-90%),如祁门红茶,荔枝红茶. 2.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然后发酵,使所含的多酚类化合物质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使绿叶变成红色,故称红茶。 3.红茶可单独冲饮,也可加牛奶、糖等调饮,冲泡后红茶茶色浓艳、味醇圆润,具有一种类似焦麦芽糖的香气。 4.按加工制作工艺,红茶可分为工夫红茶、小种红茶和分级红茶三种。工夫红茶以精细得名,为我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