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窦血栓形成血管内治疗术外科技术操作规范.doc

静脉窦血栓形成血管内治疗术外科技术操作规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静脉窦血栓形成血管内治疗术外科技术操作规范 【适应证】 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症状者(头痛、恶心、喷射性呕吐等)且逐渐加重。 CT、MRI或MRV显示有静脉窦血栓形成。 常规腰椎穿刺压力大于250mmH2O。 眼底检查双侧视乳头水肿。 DSA明确诊断为静脉窦血栓形成且动静脉循环时间延长,静脉排空延迟。 【禁忌证】 同动脉内溶栓技术。 【操作方法】 一般使用局麻,如果患者不能配合或有意识障碍者可以全麻。 常规经股动脉和股静脉入路。 首先行全脑血管造影,观察动静脉循环时间,确定闭塞静脉窦段位置、形态,了解有无静脉出路的狭窄和静脉侧支循环状况等。 使用6F导引导管,在0.035″软头泥鳅导丝导引下小心放入颈内静脉,尽量靠近闭塞段,然后使用微导管技术,将导丝导引的微导管放在闭塞段静脉窦内,如果有可能尽量测量闭塞段压力梯度(穿过闭塞段放在闭塞的远端测量静脉窦内压力,然后拉回闭塞近端侧压,二者之差为压力梯度),以作溶栓再通后对照。 然后将微导管放入闭塞静脉窦内行溶栓,技术与动脉内溶栓相似,可以酌情应用机械性如导丝头端塑成螺旋状或不规则形状,也可使用拉栓装置将血栓拉出。 静脉窦内给予溶栓药物的同时,可以在动脉内适当给药(尿激酶50~80万单位),促使微静脉栓子溶栓。 如果静脉窦血栓形成是因为流出道狭窄,即血栓远端静脉窦狭窄导致,可以在狭窄段置入支架,方法同颈动脉支架术,但不使用保护装置。 【注意事项】 对于年龄小于15岁,或临床症状逐渐好转者应该谨慎使用,尽量使用内科抗凝治疗。 可以保留微导管在窦内,持续给予尿激酶(2~4万单位/小时),总量小于400万单位。 术后处理同动脉溶栓术。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