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四选修部分专题十五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讲义.pptVIP

2019届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四选修部分专题十五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向一 古代吏治及其改革 1.中国古代吏治的完备与严整性 (1)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重视官员的“德”,也就是官员的教育。教育包括学校,主要是教授儒家经书中的政治思想和德行操守,选官要依此标准,考试也依此。而且官员还负有“教化”百姓的职责。 (2)有为官的具体规范和标准 先秦典籍《左传》里就讲到当官的不明、贪赃、滥施刑法的杀头。反过来,清明、廉洁、公正执法,就是做官的基本要求。此后,做官的具体规范、要求越来越多。 (3)有法令的详细规定 中国法律,主要是刑法,这是中华法系的一个特点,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官员执法和犯法的处罚规定。 (4)对吏治有专门机构负责 其中尤其是相对独立的强有力的御史制度,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突出特点。 2.吏治方面的制度 (1)科举制度。它始自隋唐,亡于清末,应当说我国古代科举制度还是比较客观和公道的,凭着真才实学加以应试,道道关坎,极其严格,实行的是公平竞争。 (2)监察制度。形成于秦汉时代,又经历代的不断发展,完善而成熟于明清时代。中国古代的封建监察机构,是维护皇权专制统治的御用工具,它从一开始就注重完备法律法规,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监察法律体系,成为独具中国古代文明特色的一项政治制度。 (3)治吏策略。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大都扬弃古代方法,借鉴前朝经验教训,洞察底蕴,以国事为重,改革时弊,整顿吏治。从所具备的德、才、学、识四方面来选贤任能,选良相、用忠臣来达到国家的大治,朝朝更迭,代代相传。 (4)精简机构。汰黜冗吏、严惩贪污、整顿官风的举措是我国古代常有的事。虽然他们多是为了集皇权于一身,但对推动历史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尽管有些做法有始无终,但也在短时期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历史上精简机构规模最大又最彻底的一次就是东汉光武帝时期,他裁并了全国四百多县,相当于西汉时县、邑、道、侯国数的四分之一。随后的如隋文帝废除郡级机构,并州、县,裁简冗员。唐玄宗开元年间 宣布敕令罢免所有的员外试、检校官,规定没有战功及别敕,吏部、兵部不得注官,裁汰冗员,一次简掉了十分之九。这对我们当代极具借鉴意义。 (5)用人问题。用德才兼备之人,是古代吏治的突出特点,并在德与才的关系上,把“德”放在首位。为此,用人就要用那些既有学识专长,又不求名、不避罪、讲忠贞、讲诚挚的品德高尚之人。当然,历朝历代都有忠臣和奸佞,而明君大都能做到养忠避奸,以及到各级的大臣们也是宁可用虽言词激烈,却有安邦报国之心的刚正耿直之士,也不用巧言令色谄媚宠幸之人。 总之,从严治吏是封建吏治留给后人的经验和教训。吏治不严,腐败丛生,必然造成人亡政息,特别是惩治贪官污吏。古代刑法中早就有“赃罪”条款。从秦代称“赃”到唐代细化为“四赃”都是针对贪赃枉法官吏们的刑法要件,以后就更加具体化了。汉武帝时期还有一条特殊的法律规定,那就是官吏间不准互相宴请,特别是各诸侯国之间不准随意往来,否则将撤职查办,严重者处以极刑。古代的刑法是极其严酷的,但是只有治贪必以重典,才能达到杀一儆百的目的,否则,姑息养奸,必乱其国,这也是历史的教训。 典例1 (2018·全国卷高考临考冲刺押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太后不满意旧的用人制度,坚持从契丹、汉族和其他民族中选拔称职的官吏,而重用汉族官僚则是其改革用人制度的核心所在。她以战略家的眼光,决心改变只有耶律氏、萧氏两族共议国事的贵族统治格局,大胆任用一批才智过人的汉官,像韩德让、张俭……使他们积极为契丹社会的封建化改革献计出力,其中韩德让(赐姓耶律,名隆运)已经成为当时统治集团中极为重要的人物。当时,辽朝守旧派势力“雄强”,他 们“拥兵握政,盈布朝廷。……内外震恐”,是当时契丹社会发展的逆流。萧太后利用汉官韩德让“易置大臣……夺其兵权”,排除了守旧派贵族势力对新政的阻挠。以法治吏,推进廉政建设,为辽圣宗统治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基础,也加快了契丹社会的封建化进程。 ——摘编自张宏等《浅析辽朝萧太后的治国方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朝萧太后吏治改革的措施。 答案 答案 措施:多方选拔人才,从契丹、汉族和其他民族中选官;重用汉族官吏;排除守旧派贵族的阻挠;以法治吏。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辽朝萧太后吏治改革的作用。 答案 作用:增强国力,为辽朝强盛奠定了基础;加快了契丹社会封建化进程;使辽朝在与北宋王朝的对峙中占据主动。 考向二 中国古代货币政策及其改革 1.中国古代货币的主要形态是铜钱,但也出现过类似现代的纸币流通制度,古代纸币流通制度持续了413年,跨越了宋、金、元、明四个朝代。南宋王朝的纸币流通规模保持在数百亿文,远超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人均持币量水平。 2.古代货币主要发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储藏手段职能,很少发挥资金融通的职能。由于中国古代货币和现代货币发挥的职能不同,导致古今货币政策的目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1****85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